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菩提树下 > 第1章

第1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这座城市求学深造或创业,当是不错的选择。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崔颢一首千古绝唱,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传说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座落在汉阳区翠微路西侧的归元寺,乃佛教胜地,也是武汉人的荣耀。

商业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不仅有颇具地方特色的鄂菜馆,川、鲁、粤、浙各菜系餐厅亦遍布三镇,异彩纷呈。

这座城市和它的居民,有着自已的烦恼。

江城武汉是长江沿岸有名的“火炉”,夏天闷热难耐,摄氏40度左右高温烘烤的天气持续时间很长。尤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白天似还有风,可一到傍晚风就停了,即使将电扇开到最高档,但忽忽吹着的是热气,板凳坐着烫屁股。

沒奈何,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大街小巷里里,家家户户被迫在屋顶撒水“降温”。邻街的居民则干脆在街边“抢滩”搭铺架竹床,男人光着膀子,女人身着汗衫短裤,一个个手摇巴蕉扇,或坐或躺,形成夏夜一景。

这座城市和它的居民,当然也有自已的骄傲。

据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由浙江僧人白光、主峰来此创建。取名“归元”,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元即归真,就是超出生灭之界,还归于真寂本源的意思。在佛教中,归元寺属于曹洞宗(该宗系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故又称归元禅寺。它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合称为武汉四大丛林。

归元寺创建以来,迭经战乱,屡败屡兴。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及民国初年陆续所建。新中国以来,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文物古迹,不断对归元寺进行维护修聋,使大雄宝殿、藏经阁、五百罗汉堂、大士阁、钟鼓楼、翠微亭等建筑面貌为之一新。

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更是当代江城人的骄傲。她宛若彩虹飞架,将龟蛇锁江的天堑变为通途,使这座城市享有的“九省通衢”美誉更加令人羡慕。

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中国诸多城市鲜有所见。

不谈科研院所门类之全,单说在上世纪50年代后拥有大专院校的数量之多,教学实力之雄厚,就令人十分羡慕: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学院、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农业学院、武汉水电学院、武汉测绘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数十所高校,集中分布于环境优美的武昌城区,形成厚重的文化风景……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

到了唐朝,黄鹤楼的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