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很要紧吗?
张明瑞的结束语,更是切中要害,情真意切……
所谓“菩提”不“菩提”,我看不在于树,更不在于什么树,而在于你自己有没有一颗菩提之心。若菩提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之树么!反过来讲,我们若只迷信于外在的物相,被一些表相所迷惑,我看你呀,纵然是天天坐于菩提树下,也是枉然。
哈哈听后,顿觉脸上发热。
同学们怎么欢送院长走的,哈哈浑然无觉……
29
院长笑着,就又讲开了……
我有幸两次去过西双版纳,哪里有两株菩提树,特别值得一提。一株在景洪市勐龙镇曼达赫村,胸径近2米。人们通常所见的菩提树,都是青枝绿叶,而这株菩提树,则在生长青枝绿叶的同时,还会长出一种白色枝条,白如霜雪,毫无青绿之色,且每年都长,每次仅长出一至二枝,决不超额。据当地民间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出游传教时,曾在这株菩提树下小憩,于是,此树感佛祖厚爱之恩,特长出白色枝条作为回报。当地傣族群众视此树为“神树”,在其四周砌起砖墙进行保护。每年此树长出白色枝条时,膜拜者、参观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另一株呢,在景洪市郊曼厅公园的旁边,树干十分粗大,要5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合围。据说其树龄,已有800多年,但长势依然旺盛,枝叶成荫。
菩提树不仅身名显赫,实际用途也十分广泛。它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如将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枝干上会长出再生根,形成“独树成林”景观;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的某些地方,人们将其再生根砍下来,作为大象的饲料。
菩提树是印度印度国树。其实,它是印度一种极普通的树,普通得犹如我们的杨、柳、桐、槐。但它可贵就可贵在,当年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在一棵普通的毕婆罗树下悟道成佛,成为了圣人。后世的人们,之所以把他悟道时给予他遮护的毕婆罗树,尊为觉悟之树,我个人以为,人们是在感念佛祖证悟人生真谛的不朽功德呵……
对于工农兵学员寻衅闹事,考进来的大学生们,尤其是院学生会副主席余威,一直耿耿于怀。
一天,他把“互帮互学外语竞赛倡议书”上交院领导后,不无得意地闯进了女生宿舍,硬是把林妹妹给“请”出来。
小琴同学,找你多次你都不给面子呵。其实……
林小琴有点烦他,碍于情面还是出来了。
我今天找你,是想告诉你一件事。
“山川草木,皆有佛性,真理就隐含在普通的自然事物中……”哈哈听着,脑子也在飞转。他不相信院长今天来摆古,葫芦里没装什么“药”。
果然,张明瑞停顿了。他以慈祥的目光扫描每一个同学,提高了嗓音……
同学们啦,你们是在毛主席号召,要安定团结的时候来到校园,应该各自珍重,好自为之呀!无论何时,我以为,每一所大专院校,都是一株普渡众生的菩提树。无论是76级学员,不管是77级学员乃至78级、79级学员,我认为你们都是苦苦修行、祈盼成佛的悉达多王子。你们赞成我的点么,同学们?
掌声热烈地持续了几分钟……
到底是大教授呵,不声嘶力竭训斥人,不讲官话套话大道理,却以聊天说佛理方式,和风细雨般教导他的学生如何做人和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