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日月记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圣女贞德

第一百九十三章 圣女贞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想那诸葛、司马若非生逢三国,也只有泯然众人了。

只见马绉打量了一下大坟,缓缓道:“此碑,名为‘好汉碑’。此坟,海州人称之‘好汉茔’。只因此处葬着起自河朔、横行齐魏、数万官军莫敢樱其锋的梁山好汉……”

“可是水泊梁山的好汉?”明日听得一呆。

他身为后世的海州人,四大名著中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和《水浒》,孙猴子的老家乃家乡的花果山天下皆知,他竟不知梁山好汉跟家乡也有关联。

“扬帆梁山泺,出没风波里,刀飞不平路,击楫当中流!”牛文摇头晃脑,吟了一首民谣,方才作答,“宣和元年,大盗‘赛保义’宋江,啸聚百十条好汉,号称三十六结义,肆行梁山水泊,惩恶锄奸,杀富济贫,草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地方告急文书接连上呈,朝廷震动,派出大军围剿。三十六结义遂杀出梁山泊,纵横于青、齐、单、濮等十数个州郡之间,官军无可抗衡。宣和三年,梁山好汉转战至海州地界,终于遇上了对头克星,尽没于此……”

牛文道:“张公叔夜,乃是大宋文官中罕有的文武双全之士,自幼酷爱兵法,并有一手百步穿杨箭法。少年时曾入行伍,戍守兰州,打退羌人侵袭,解决边患。后来出使亡辽,与辽人比箭,一洗宋使历年不胜之耻。张公为人智勇忠义,却为奸臣蔡京所忌,不得重用,几起几伏,于宣和年间任海州知州……”

见牛文缓口气,马绉接道:“张公为政海州期间,清廉奉公,百姓爱戴,曾做下一件大事,受朝廷褒奖、举国传颂……”

“哦?是何大事?”明日好奇道,他托称自幼在郁洲岛上长大,不知外界事,也说得过去。

二通事却卖个关子,收住话儿,将他领到山北的一处大坟前,驻足停下,两位都是文人,不免气喘吁吁。

明日心知二人此举必有缘故,细看那大坟,一棵青松半遮半盖,坟前立一石碑,上面仅仅刻着“好汉”两个大字,字体斑驳,有些年头了。

“竟有此事?”明日顿明白了张叔夜所做的是何大事,兴趣盎然,又想起传授自己棍法的独臂行者,更加好奇难遏,就在坟前找块平整的山石,一屁股坐下,“二位先生,跟我细细讲来,别整那些文绉绉的酸词,用大白话!”

“郡马爷有令,怎敢不从?”二通事一挽袍角,也席地而坐,“此事发生在十一年前,我二人寻访了本地的老人和当年的与事者,是以知之甚详……”

二通事侃侃而谈,娓娓道出一段史载甚少、弥足珍贵的前尘往事,跟《水浒传》截然不同的梁山好汉结局之谜,就此揭开……

两位通事中,牛文年纪较轻,性格外向,机灵健谈;马绉年纪较大,个性内敛,持重寡言。

二人本是同窗好友,所学却是互补:牛文精通经史,擅长兵法谋略;马绉知天文地理,识风水阴阳。

因为所学并非治国之道,二通事在北宋时并不得志。

楚月挑选他俩辅佐夫君,自是看中二人之才,乃打天下所必需。

乱世出英雄,亦包括此等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