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在一次部队组织的学习时我历游了南京这六朝古都金粉之地几乎所有的名胜古迹,让我唯一产生兴趣的是被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燕梁楼”。
我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自小在北方寒苦之地长大的我也在冰天雪地之中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可以是习惯了北方的气候的关系,我对南方燥热而潮湿的气候不光是难以适应,甚至感觉非常难受,而且时常出现不明之火!令我的脾气变得十分暴躁。
就在我擦汗的时候,陪同导引我登楼晋见委员长的现任总统侍卫长胡威催促道:请武军长动作快些!委员长已经在上面等候多时了。
听了胡威话我便不在继续停留,急忙随同他继续攀爬楼梯,军靴重重的踏在木制的楼梯上发出咚咚的响声,我非常羡慕胡威身上穿着的总统府侍卫制服!那看似清凉飘逸的薄沙制成了短袖套服让我有些神经错乱了,相比之下我厚重的M-1932式国军将校服就仿佛是棉大衣一般,加上武装带肩挎,最令我讨厌的是挂在屁股后面的自裁刀在上楼的时候总是在屁股上摆来摆去,让人非常不舒服。此时的我还不知道自裁刀的重要性,当时我只是认为是一把多余而且没有实用功能的装饰品罢了!
终于抵达了12楼的梯口了,此时已经能感受到由上层传来的徐徐凉意了!虽然之前在楼口的宪兵已经收走了我的佩枪对我进行了严格的检查,12楼的武装宪兵依然忠实的履行了他们的职责,又对我进行了严格的检查,他们收走了一切他们认为具有伤害性和攻击性的物品,只给我留下了一个挂在屁股后面的空刀鞘。。。。。。。。。。。。。
于是我命令徐旭来定西一趟,刘哲理这1000多名其貌不扬的部属反到成就了徐旭和唐自强“铁血军团”的威名。
远在美国的张立行突然返回了上海,他在密电中汇报说:有一位坚定的盟友想与我会面?要我立即赶赴上海。
甘肃的军事准备才刚刚有了眉目,但委员长一周内连续4封电报吹促我到南京述职!不得以我把工作向邓国良、田铭等人做了交代部署,指示他们一定要大量囤积汽油等重要物资,加紧战备准备!就在我们一门心思的准备对付日本人的时候,南北两边的宁马和青马也悄悄举行了秘密会谈。
然而我方的情报部门确毫察觉,所以我放心大胆的踏上了国防部为我准备的专机去南京述职。
本来一个军长级的将领是不需要亲抵南京的,但由于近来我在甘肃搞的军政建设非常见成效,所以也引起了蒋介石召见我的念头。
随着楼梯在我脚下后退,我终于要从闷热的楼中摆脱出来了!我暗自发誓道:如果让我找到这座楼的设计者的话!一定要让他好看,我非常渴望见到是什么样的怪胎修建的如此形态的塔楼?竟然整栋建筑物竟然只有位于顶楼13楼才有平顶,其余的诸层竟然连个通气的窗户都没有?
由于烈日的暴晒使得墙壁都非常烫手,整个楼中就犹如蒸笼一般的酷热难受!我的军服从衬衣到外套已经全部湿透,汗水在顺着裤腰往下流。
登高遥望中山陵那高昂的龙首,茂密的丛林以及偶尔吹来凉爽的清风让人神清气爽!
此时燕梁楼的顶楼上摆着几顶折伞,在折伞下摆着几把椅子和一个茶几,茶几上的时令鲜果和幽幽清茶让我猛咽了几口口水,而蒋介石正在几位外国记者的陪同下指着中山陵方向不知说些什么?
我已经不是头一次与这位中华民国的总统先生会面了,而且还和他进行过密谈!被蒋视为心腹下属。在建设甘肃这段时间内我发觉了什么就做内治难啊!在数千名精英人才和庞大的资金支持下,只是甘肃区区一省之地就已经让我焦头烂额了。
我深深的感受到!要一名军人去管理政务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可怕的灾难啊!
正文第六十章南京之行
虽然已经是金秋十月了,但南京依然燥热的让人心烦,我抬起头向上望了望又向下看了看才知道自己仅仅上了5层楼而已,这座13层燕梁楼是蒋介石命令王国川在民国二十三年按黄鹤楼的规模和风格仿建的!可惜不幸毁于南京大屠杀的始作俑者“日寇”之手了。
以至于连任何有关的图片资料都没能留下,唯一的地基青岩条石也在解放后被附近的农民挖去建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