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然而,他却闭着眼睛,像是要入睡的样子,只使王申大人讨得个没趣。
天色大明了,太和殿鼓响了。接着,就听太监高喊道:"万岁驾到--"朝房里的文武大臣们闻听,都急忙整理衣冠。然后,鱼贯而出,向太和殿奔来。
土庸大人见了,却没有动。而是等所有大臣走出去后,自己飞快地将朝服脱下,然后将里子向外翻了过来,再穿到身上,这才跟随了出去。
由于他跟随在身后,他的这个举动并没有被其他大臣看见。
圣上坐在龙椅上,居高监下,看得个清楚。他搭眼一看,在群臣后面站着个衣着不同的人,便有些纳闷。于是,他让群臣起身站到两边,自己要看个究竟。
这项工程,本来一万两白银就足用了,可是他却报了个十万两白银。他在奏本写道:"这段路,路面石头要全部更新,需要的石头要从房山运到北京,又要石匠精雕细制,工程浩大。因此,即便节俭开支,也得白银十万两。"圣上阅过奏本,当即恩准。
结果,不到一个月,御道修完。
圣上前来巡视,见御道修整一新,心中非常高兴,当即宣布:赏银万两,升官一等。
王申大人闻知,自是喜出望外。
哪想,纸包不住火,不几日这事的秘密便传开了。
这下子看明白了,见是中堂土庸。圣上心想,土庸历来办事谨慎,今天这是怎么的了呢,怎么将朝服穿反了呢?即便是马虎和着急所致,也不会闹到如此地步啊!
当朝有明文规定,朝服不整,为"御前失仪",这是要判重罪的。
这时,王申大人也看到了,故意将声调抬高,说道:"土庸大人这是怎么的了。
土庸大人家有两个老家人,一个叫衣福,一个叫宝安。因这两个人是常人,有好多事都不背着他俩,这样他俩也就听到了。后来,他俩便将听来的事,讲给了土庸大人。
原来事情是这样:王申在修整御道时,并没有将旧石头全部起出扔掉,他想了一个妙法,只是将那些旧石头拆下来,把道铺了铺,把石头翻个个儿,再请来石匠将石头凿了。这样一来,铺装上后,便跟新的一样。由于他偷工减料,所用资金只有一万两银子,他纯剩九万两银子,再加上圣上所赏给的一万两银子,先后十万两白银白白地流进了自己的腰包。
单说这个土庸大人知道这件事之后,跟没知道时一样。第二日清晨,照样上朝去了。
他坐在朝房里,正好与王申大人相见了。
王申大人忙与他搭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