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从1984年5月16日起,丢失阵地后的越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反扑。7月12日,越军313师两个团,316师一个团、312师一个团、345师一个团、一个特工团共计六个团的部队对我14军40师一个团的防守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进攻,这就是著名的7.12松毛岭大战。
7.12松毛岭大战可说是中、越两军主力部队自战争发生以来最剧烈的碰撞,越军以整团整营的兵力一次接一次地发动大规模进攻,进攻时还对我军阵地实施猛烈的炮击。我军则依仗炮兵的绝对优势,集中老山地区所有炮群,甚至师属坦克营也一字排开,展开强大的火力封锁,打他们的后续梯队,打越军的炮兵阵地压制他们的炮火,让越军难以组织起有效的集中进攻。炮火还在我军阵地前沿组成了3道连飞鸟都难以逾越的火墙,前沿500米左右一线完全成了名符其实的死亡海洋。
在强大的炮火打击下,整整一个上午,越军主力无法接近我军主阵地。整整一天里,我军发射了85毫米以上炮弹6.8万发,其中仅130毫米火箭弹就达1.8万发,152毫米炮弹1.2万发。不间断的连续发射连炮管都烧得通红,战士们的耳朵被爆炸声震得数天后还隆隆作响。
松毛岭一战打得惊心动魄鬼哭神泣,越军在我军阵地前留下了3,700多具尸体,连叶剑英元帅看完战地录像后都惊叹“自淮海战役以来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尸体”。
中、越双方在老山阵地前的攻守争夺整整持续了3年。从1987年4月起到1989年10月止,我边防部队共粉碎了越军千余次袭扰和7次师、团规模的反攻。在这一阶段近距离的对峙作战中,我边防部队还对越军前沿阵地实施了小规模的出击作战,还对越军进行了11次集中、猛烈的炮击作战,给予越军精锐部队以沉重打击。
1984年4月2日凌晨,老山、者阴山地区万籁俱寂,随着3颗红色信号弹的腾空而起。霎时间,我国军队集结的几千门炮同时开火,几十万发炮弹飞向越军的阵地、指挥所、仓库等目标。越军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硝烟弥漫的火海之中,爆炸声响彻山谷经久不息。
我国军队集中优势的炮火先后对越军1600个重要目标进行了猛烈的火力突击,尔后转入持续而有重点的炮击和反炮击作战。炮火袭击整整持续了26天,老山、者阴山的山头被猛烈的炮火削低了好几公尺,地表阵地变成了一片焦土。
老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盘踞在我境内高达1400多米的老山主峰的越军可以通过设在山上的观察台窥视我方二三十千米的纵深,其观察台昼夜不停地监视着我方军队的调动情况,对我国的安全造成了直接的威胁。越军有些工事建在炮火打击的死角,我军虽然以猛烈的炮火对盘据在老山上越军的军事设施进行了轮番的轰炸,但是对这些隐蔽性极强的工事却无法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1984年4月28日,第14军40师、49师分别对老山,者阴山一线越军展开大规模拔点战斗。我军指挥部考虑到进攻时的种种困难与不利因素,所以进攻前就下达了一道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攻陷老山”。
当日凌晨,炮兵对老山主峰和662.6高地实施暴风骤雨式的炮火急袭。趁越军被炮火打得晕头转向之机,突击部队采取两翼多路攻击和侧后穿插的方式快速实施进攻。
战斗打响后果然不出指挥部所料,这一仗打得非常的惨烈,我军战士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无论敌我双方的士兵都用血的代价来表达自己对祖国无限的忠诚,都为自己的祖国尽到了做为一个军人的神圣职责,无论是哪一方的战士,他们的行动都是值得我们深深称赞的。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激烈战斗,我军终于踏上血流成河、尸骨累累的老山主峰。据统计,老山前线一战,我军战士共牺牲939人,支前民工牺牲64人。
老山战役后不久,以当时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为素材而编写拍摄了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电影里战士们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战斗英雄徐良所作的一首“血染的风采”更是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由此光荣诞生。
者阴山之战;
4月30日凌晨,在者阴山,49师在师长廖锡龙带领下,以阵亡不到百人的辉煌战绩,占领者阴山全线。并前推松毛岭一线,全歼守敌两个连,毁灭性打击敌两个营,击溃敌三个团,敌伤亡数字不详。(者阴山之战我军之所以损失轻微,主要是在总结1979年自卫反击之战后,加强了步、炮之间的协同,因此越军大部分有生力量均被我炮火吞没,以致血肉横飞,尸骨无存,导致战后无法统计越军伤亡数字)。
夺取老山、者阴山的战斗胜利结束后,5月15日下午,云南边防部队两个营向船头、八河里东山方向推进,逐一清除了封锁中国船头通道的八里河东山越军据点,占领敌方10余个高地。至此,前后经18天激战,我边防部队全部收复老山地区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