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644,帝星升沉 > 分节阅读 63

分节阅读 6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看喊杀声渐远,李自成喘过了一口气,这才感到肚子在咕咕地叫唤,可此时粮食、炊具丢光了,四周一片大平原,虽有房屋,却无百姓――他们都携家带口逃难去了,没有锅灶,更没有一粒米,处此四战之地,李自成既怕民团,且怕追兵,不敢令手下人去很远的地方寻吃的,还是走为上策,于是忍饥挨饿,直逃到新乐才停下来。

负责殿后的马世耀一见,只好带着本部人马,拚死上前。不想吴军占据高阜,从上面直冲下来,锐不可挡,才交手,三品制将军谷大成就被敌将一箭射中面门,翻身落马,左右亲信待上前营救,可吴兵蜂涌而上,竟将谷大成乱刀砍死。

第199节:2刘宗敏割爱(1)

混战中,李岩右臂也中了一箭,差点落马,幸亏红娘子紧随其后,她带的一队护卫虽是女流,却都是身经百战的巾帼,见状立刻拚死上前,虽死伤了好几个人,却将李岩舍死救走。

这时,吴三桂麾军紧追不舍,看看距离又近了。虽说处此大平原上,吴军很难将大顺军堵死、围歼,但就这么追下去,大顺军始终无法摆脱追兵,宋献策见众军士背上背着包袱,灵机一动,乃大喊道:

“丢东西呀,丢包袱呀!”

战场北面那大片柳林,遮住了大顺军的视线,他们没有及时发现北面敌人大队已赶来,但阿济格听到喊杀声,一下便发现了他们。

吴三桂和阿济格奉多尔衮之令,南下追赶李自成,先是一路尾追,阿济格不熟悉道路,只能跟在后面跑,吴三桂却很有主意,他断定,流寇必从真定、井陉越固关往山西。于是,他和阿济格商议,由阿济格尾追,却派出杨坤、郭云龙率一支轻骑由安肃插满城、完县;自己率一支队伍从保定府东面绕清苑直插定县。三路齐头并进,东边吴三桂这一支几乎与李自成在平行前进。可马世耀他们只发现了杨坤的一支偏师,却没有发现吴三桂这一支。

追了三天,阿济格发现,终于将流寇追上了,心中不由兴奋。眼下见对方全队上前,只留了少数人在后面,便领着本部人马直冲过去。

李自成正站在车顶上观战,眼看前面敌人不支,渐渐地,包围之势已成,心想,待消灭了这股敌人,再回来吃午饭。不想就在这时,负责监视北面的郝摇旗在大喊:

“皇上,不好,辫子兵大队冲过来了。”

李自成也醒悟过来,忙下旨让众军士丢包袱,并对着赶车的车夫大喊道:“把车上东西都抛下去。”

这一说,终于提醒了众人。李自成周围的大车,装的都是从宫中带出来的金银,好多金银器皿,来不及熔化,便用脚踩瘪,装在木箱子里,眼下被追急了,赶车的便将车上的大木箱子抛下车来,箱子着地,金银不由散落,一时遍地黄灿灿,白花花,全是耀人眼目的东西。

这一招果然很灵――吴三桂的宁远兵、阿济格的两白旗兵,无不是见钱眼开的角色,一见路上抛下这么多的财物,这正是他们死命追逐的目标,于是,一个个争着去抢夺。

这边的李锦和高一功见此情形,忙麾军反攻。

要在平日,大顺军一定可反败为胜,可惜此时的大顺军锐气早已不比当年,竟只有少数人肯听军令,虽也乘机将吴兵杀退不少,但大部份人却趁机逃命,白白放弃了这一大好机会。

李自成回头一望,果见北面柳林里,冲出来大队白盔白甲的骑兵,逢人便砍,十分凶狠,不由大吃一惊,赶紧跳下马车,爬上他的乌驳马便走。

李锦、高一功正全力上前,指挥三路人马,将杨坤、郭云龙分割包围,不料听到后面传来急骤的锣声,回头一看,只见御营被大队白旗兵追杀,不由勒转马头,来救御营,这一来,自己的阵势先乱了……

大顺军经山海关一战,已对辫子兵有一种天生的畏惧心理,尤其是现在,两白旗又是故伎重演,趁他们与正面敌人拼杀时,从后面冲来,使他们骤不及防,所以,竟然不管不顾,各自逃命。

说起来,各自势力相当,大顺军仍有五万余人马,其中且有从保定北上、随后又跟着南下的两万余名生力军;而吴三桂和阿济格两军相加也不过四万五千余人,而吴三桂一军尚有一万余人未投入战斗,可战场形势却一下转变过来,五万余大顺军,竟被这三万多联军杀得大败,纷纷向西南逃窜。

此时的大顺军,各自带的东西,比去山海关打仗时还多,除了女人及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衣服古玩,还有许多家俱。从北京一路退下来,因追兵追得急,他们开始扔掉一些较累赘的粗货,如家俱、衣服、古玩之类,眼下身上带的都是几经淘汰的宝物,谁也舍不得再丢。于是,这些东西成了防碍他们逃命的包袱,也成了引诱辫子兵舍命追赶的利物,他们紧紧盯着前面,死追不放,才跑了十几里地,左边一处山岗上又传来喊杀声,原来这是吴三桂亲率的、迂回过来的宁远军主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