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卯时刚过,顾玉人便来到刑部大厅。他在大厅里先画了卯,然后转身向东,穿过长长的通道,朝着自己的值房走去。他的值房在大厅的东边。
他打开值房的门,走了进去,然后打开值房的窗户,点上了灯。他的值房不大,但很干净。案桌上堆积着案卷,这些案卷记录着各式各样的来自各州府报上来的案件,有民间纠纷案,也有大刑案。
顾玉人坐在案前,拿起一支细毫笔,蘸上墨计,然后逐一审阅着面前的案卷。
他时而眉头紧锁,静思,时而若有所思点头。对于每一份证据、每一句供词,他都一丝不苟地进行核查,力求每一个细节都不被遗漏。
顾玉人是前科武榜眼,但也是文进士出身。在阳州三年军事推官也让他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这些对刑部的工作帮助不大。
第三十二章
几年前,清河坊来了一位年轻的风华绝代的姑娘,不知是什么来头,竟然把清河坊的七宝社盘了下来,专门售卖七种珍宝。那“七宝”呢?即是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等七种珍宝。
经营珍宝生意不是普遍的商人,而且老板又是一位年轻姑娘,这在京都轰动很大。京都到处都是有钱的男人,前去购买珍宝的人八成都是去猎艳,七宝社的门槛被踏破,生意日日火爆。
几年下来,整个清河坊都成了七宝社,清河坊成了大商场。
姑娘每天走出大商场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上午从第一铺面走到最后的一个铺面;下午反过来,从最后的一个铺面走到第一铺面。日日如此。
顾玉人记得,在去年的九月十八日,自己坐在员外郎的值房里,看着案桌上堆放的《大明律》、《刑法志》、《折狱龟鉴》等法典,就像小时候第一次坐在阳城学堂里看着书桌上平放的《三字经》,既茫然又新鲜。这一天,顾玉人手里拿着《大明律》在翻阅,可耳边整天回荡着小时候跟随着老夫子的愣念声:“人之初,性本善……”
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顾玉人不但已经胜任这份工作了,而且逐渐成为刑部的主办。
下午散值,顾玉人骑着那匹“红兔马”不紧不慢地往家里走。“红兔马”是一匹红鬓烈马,原是戚琼琼押盐车时的坐骑,顾玉人任阳州军事推官之后,戚琼琼便把自己心爱的“红兔马”送给夫君。
“红兔马”性格有点刚烈,平时走路都比普通马快一倍,走路就像小跑。因此,顾玉人每天下午从清河坊回家时总是下马牵着走,生怕“红兔马”不小心碰了人。
顾玉人每天要经过清河坊两趟。早上出门时是凌晨,人们正在睡觉,清河坊七宝社门前除了两盏红灯笼亮之外,街上几乎不见人影。顾玉人是骑着“红兔马”经过七宝社门前的。下午回家的时候,清河坊人流如潮,七宝社门前的人头简直是摩肩接踵。顾玉人只能牵着马走过七宝社的门前。
每天每当那位绝色美人走进商场时,所有客人似乎都呆了。一些浪荡子跟着哄笑。
两个月前,顾玉人曾在七宝社门前见过那姑娘。那姑娘确实秀色可餐:肤色白皙如玉;双颊微红,仿佛春日桃花;眼睛明亮,鼻梁高挺。顾玉人还记得她嘴角边还有一颗细小的黑痣。
姑娘并不年轻,有二十来岁。
九月十八日,顾玉人在刑部履职刚好一周年。
这天凌晨,顾玉人便起床洗漱,然后和弟弟顾玉生一起骑马离开了桂花园的家。过了清河坊之后,弟弟继续向北走,去皇宫上早朝。顾玉人即向西走,去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