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
李晚霞接过材料:“是!”
周恩来叮咛:“要告诉秦进荣同志:接受任务后要切断过去的一切关系,包括组织关系。今后你是他唯一的联络员,除你之外任何人不能了解他的情况。
“进入到敌人阵营中,首要任务是‘立足’。现在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军统’和‘中统’都很猖獗,渗透到党、政、军及各阶层。所以他进入敌人阵营中后,不仅仅是言行谈吐,如果在生活习惯上与周围的人显得格格不入,也会引起特务的注意,对今后开展工作不利,所以要求他‘保大弃小’,即保全大节,放弃小节,必要时可以加入国民党――这就是你刚才所说的‘忍辱负重’吧。
“秦进荣出身‘书香门第’,自己又是知识分子,养就了所谓的‘知识分子的清高’,这对他进入那样复杂的环境,在适应方面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必须克服,否则不仅不能完成任务,而且自身安全也无保障。在这方面你要经常提醒他――为掩护自己,完成任务,必须首先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不能显出丝毫特殊。这一点很重要,你们都要牢牢谨记。”
李晚霞答道:“副主席的意思我明白了,一定牢牢谨记教诲。”
周恩来注视着对方,发现她额头上渗出细汗,就掏出一方叠得很好的白手帕递给对方:“怎么,你没有坐‘滑竿’吗?”
李晚霞接过手帕,拭了拭额头上的汗,递还手帕:“我……不习惯坐的……”
周恩来笑了笑:“是啊,这里称‘滑竿’,通常称为轿子。被人抬着最主要的是不要忘乎所以,而且要时刻警惕抬轿的人打主意把你摔下来!”
李晚霞听懂了周恩来话中的寓意,心情很沉重地说:“副主席忍辱负重……”
周恩来摆摆手,没有让李晚霞说下去。“为党为人民,个人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他踱了几步,“今天请你来,是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去办。”
周恩来点点头:“好。还有一点:要争取进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受训,它的前身即是黄埔军校。当年黄埔军校办得很好,培养出不少军事干部,他若能进军校,一方面是在胡宗南部有了资历基础――国民党内是很讲究资历的,另一方面也为我党培养了军事干部。我们现在的军事干部大多数是从战争中培养起来的,打仗可以凭实战经验,训练军队还是需要正规的。”
李晚霞略显疑惑地说:“这……据副主席介绍,秦进荣同志似乎书生气十足,能不能接受军事训练……”
周恩来笑了:“啊不,不,你误会了。据知情的同志介绍,秦进荣同志也爱好体育,很活泼的,甚至给人‘玩世不恭’的印象。李晚霞同志,跟这样一个青年打交道,你可要有思想准备啊!”
李晚霞严肃地答了一声:“是。”
周恩来说:“国民党自武汉会战以后,将胡宗南的第十七军团放在陕西一带,对我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我们的新四军、八路军虽被编成第十八集团军,属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但蒋介石却拒不供应军需。其企图是十分明显的。虽然表面上是合作抗战,其实仍旧在窥视时机,随时想要消灭我们。毛主席高瞻远瞩,要求我们派一位可靠的同志打入胡宗南内部,到胡宗南身边去工作。能够争取他更好,至少可了解胡部的动向,及时通报党中央,对党中央起到很好的保卫作用。为此,我们在各地地下组织中挑选了很长时间,现在终于选定了一位可靠而且很适当的青年同志。”周恩来走去拉开办公桌抽屉,取出一个文件夹,从里面取出一张四时照片,拿在手里,继续对李晚霞说,“这一人选不仅需要考虑到他对党的忠实及其机智,而且还必须与胡宗南有一定的关系,才容易被胡宗南接受。”他将照片递给了李晚霞,“他叫秦进荣,现年二十岁,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很聪明,精通英语,写得一笔好字。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秦致宇是胡宗南在进黄埔军校之前当教员时期的浙江第十一师范学校的校长,极受胡宗南尊敬。
“胡宗南三十岁才进黄埔军校,在此之前当过七年教师。当时进黄埔军校的绝大多数是热血青年,如现在国民党将领中比较有名的杜聿明、宋希濂、黄维……这些人当时都还只不过十八九岁,血气方刚,而胡宗南已是而立之年,又经过生活磨炼和教师职业规范,所以在这些学生中就显得老成持重,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也很明显。这是他能够得到蒋介石器重的重要原因。
“他现在身为军团长了,仍要求部下称他为‘先生’;他对读书人很同情和尊重,颇有求贤若渴的意思。”
周恩来说到这里作一停顿,转身拿起文件夹:“这里面记录了有关胡宗南的情况,经历、性格和爱好等等,要好好研究一下,必须投其所好才能在他身边用事。回头你将这份材料拿到隔壁房间仔细多读几遍,把材料记在脑子里――文字东西是不能带在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