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功夫影帝李小龙 > 第12章

第12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小龙大战黄教头的故事在美国西部的唐人街广为流传。然而,出了这圈子,李小龙的名字仍鲜为人知。他渴望成功,他迫切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像拳王阿里式的人物,人们可以不知总统是谁,却不会不知阿里。

中国古代功夫哲学,推崇淡薄功名,“真人不露相”、“无为即有为,无名是有名”。李小龙熟谙这些箴言,却又将其弃之一边。这一方面出于他好胜的天性,另一方面是美国文化对他的影响。我们难以想象李小龙生活在封闭的古代中国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我们可以肯定,如果李小龙在开放的现代美国社会仍恪守古老的箴言,就不会有叱咤全美武术界的李小龙。

李小龙决定在美国作巡回表演,以扩大他的影响。他把他的想法告诉莲达,立即得到莲达的支持。莲达为李小龙收拾行李,同时,也把她的衣物放进旅行箱里。李小龙很诧异:“怎么你也去?”莲达亦诧异地反问:“怎么我不能去?”李小龙向她解释,在中国,妻子怀了孕只能安安静静躺在家里。莲达笑道:“我虽是中国人的妻子,却是生活在美国,医生告诫孕妇,怀孕期间要多做健身运动,生下的孩子才会健壮。”

李小龙携妻愉悦上路,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常发生这类因民族、风俗等差异造成的“小磨擦”,而撞击出来的火花却是和解和睦。李小龙这次巡回表演的地方是美国中部的城币,以后再找机会分别去美国的东部和南部。

他们坐在横贯美国东西部的列车上,眼帘里是一望无际的中部大平原。李小龙的思绪飘得很远,他在香港及美国的唐人街,常听到老辈人叙述早期华工的悲惨故事。那时美国为了开发中、西部,决定修筑一条贯穿东西的铁路,因劳力缺乏而去中国招募劳工,早期华工像“猪仔”似地卖到美国,他们干最苫最累最险的活,拿最低的报酬。铁路修完了,美国不再需要华工,开始了惨无人道的排华。早期华工作为第一代移民虽在美国生存下来,却毫无地位和声望。真正使美国人改变偏见的,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移民,他们大都进入美国的中产知识界,出了李政道、杨振宁这样的令全世界瞩目的人物。

黄教头认了输。他毕竟是武门中的好汉,仍不失风度地向李小龙拱手辞别。他身子晃颤几下,正欲倒地,门徒急过来将其扶持,懊丧而沉默地撤离。

李小龙的朋友和弟子把他簇在中央,向他祝贺。莲达站在圈外,满眼星星的喜泪。

李小龙却末流露出丝毫赢家的骄色,他懊恼悔恨不已。他不满自己的表现,认为这场比武时间拖得太长,而末在数秒之内决出胜负。

事后,李小龙与严镜海、依鲁桑杜和木村等人一道回忆比武的经过,寻找比武时间拖拉的原因。首先是黄教头招数多变诡谲,使李小龙感到迷惑,而不敢贸然出击,速战速决;其次是李小龙受咏春拳固有打法的局限,咏春拳最初是五枚尼姑创立的女子拳,女子受体能的限制,在重击敌手之后,就要后退或避闪,以防被敌手纠缠鏖战。这次比武,暴露出咏春拳在追击敌手方面的弱点,因为李小龙是强汉,而不是弱女,要像最后那样乘胜连击,痛打敌手,使敌手无以喘息,无可招架。

这以后,李小龙注重加快自己的进攻节奏,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对手招数如何,都果敢地迎头痛击,将防御置之脑后,一直到击倒击败放手为止。

这次交锋,是李小龙在美国华人国术界的正式比武,使得李小龙名声大振,那些对他不满的功夫教头,再也不敢贸然向李小龙挑战。

莲达是李小龙生活上的忠实伴侣,同时也是辅佐他事业成功的有力帮手。莲达自从嫁给李小龙,放弃了做一名女功夫师的初衷。她以李小龙为中心,悉心尽意做一位中国人所要求的贤妻良母(她次年生下大儿子李国豪)。李小龙是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颠簸行驶的船,他一回到家中,恍如进入宁静港湾,无限温馨。

中国古代功夫哲学讲究“戒色”。一个功夫师,若要想进入最高境界,就得彻底戒色,远离妻妄,甚至不看女人,独隐深山.足不出户,一心修炼,方能修得正果。李小龙的行为。自然跟古训相去甚远。他原本就有嗜好女性观其表演功夫的“怪癖”。因此,知夫如己的莲达常常伴随李小龙去做功夫表演,甚至李小龙在屋前的草坪练功时,莲达也尽可能放下手头的家务,腆着臃肿的孕腹站一旁观看,待李小龙停下,便说一些熨贴激励的话。

李小龙常带莲达去逛街,逛街的含义只有莲达一人谙知,那是逛书店的代名词。除书店,李小龙对其他店铺一律不感兴趣。他们常去的是一家旧书店,那里常会出现旧版的中国古代哲学及功夫之类的书。李小龙很快建立起私人书库,他稍有空暇就一头埋进书海里,迷不释手。他练就出不受干扰的本事,不论户外如何喧吵,孩子如何哭闹,他都能安安静静地看书,并且久久沉思。他出外,也必带一本书在旅行袋里,一有机会就拿出来看。那时他们的生活不安稳,经常搬家,如山的书籍成为他们的累赘,尽管如此,李小龙对购书仍乐而不疲。

正是因为李小龙吸取了丰富的养料,为他日后成为功夫大师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