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功夫影帝李小龙 > 第13章

第13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寸劲”是咏春拳独有的发劲方法,指的是在短到数寸甚至一寸的矩离内所爆发的劲道。咏春拳主张近距离贴身快速攻击放手,寸劲尤其重要。按照力学原理,物体在加速度之后产生的力量最大。如打铁,锤必须高扬后落下;如一颗石子从十米高落下,击起的水花肯定比一米高处落下的大,因此,拳的劲道要大,也必须屈臂后猛击,以保证有足够的距离加速。而寸劲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在最短的距离内发出大的力。这是因为咏春拳讲究快速,若屈缩桥手再出击,势必造成空隙给敌手挡格或反击的时机。

李小龙表演寸劲拳时,请一名拳师站守马步,他后面放一张椅子。李小龙在距他四寸处,手臂也不用后屈出拳,那拳师如重锤猛击,后跌坐椅子上,椅子也随之后移数尺之远。

最精彩要数“无影拳”。与李小龙临时搭档的是一名空手道黑带高手。李小龙向他讲明要攻击他哪个部位,连续八次,李小龙拳拳都击中。这高手虽招架挡格(不能以掌贴在该部位之上),但因为李小龙出手太快,拳路无影迹可辨,这高手猝不及防。

李小龙当场解析他得手的原因:一是速度快若闪电;二是近距离;三是拳路讲究变化;四是面部不带任何表情,因为老练的对手可从表情中窥破你的图谋;五是眼睛不要盯住所要攻击的部位,这实际上是给对方以暗示。将此五点揉为一体,突发快拳,待对方意识到时,已来不及化解挡格。

李小龙表演完毕,众多观众涌了上去,高喊李小龙的名字,把他抬了起来。

罗礼士是这样回忆他们的交往的:“当时,李小龙是不太喜欢高部位踢法的,但我对他提出我的看法,我认为可以从任何角度及任何高度起脚进行攻击,踢出来的威力完全不会减弱。”

“自认识李小龙,我们常常在一起研究武术,我学他的中国功夫,他学我的高踢法,这样,大家都有了显著进步。”

“李小龙是个很‘自我’的人,他很看重自己,常常向人夸耀自己的长处,很多人不喜欢他这种作风,于是人们便说他骄傲,我想他招人妒忌就是这个原因。但对我来说,我完全不介意,因为我明白这是他的个性。”

“不论我的想法对不对,总之我觉得他是个强人,是个值得自负的人,也是世界上武功最好的人:这就是我个人的看法。”

全美空手道大赛结束不久,李小龙又遇到一次充分证明白己的机会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时间是1964年的初冬。

这次表演获得极大的成功,意味着李小龙的功夫得到美国武术界的承认,是他功夫事业的一次飞跃。美国空手道协会理事长艾伯嘉称他的拳术“简直太神了!”

观看表演的,还有一位美国武术界头面人物——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李俊九也是作为特邀佳宾出席大赛的,他对李小龙的功夫折服不已。他说:“在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中,我开始认识李小龙,那次我和他分别在会中作示范表演。从那次开始,我们便成了好朋友,常常互相拜访。”

“我无法再遇到一个像李小龙那般对武术狂热的人了。

这次大赛是美国空手道协会主办的,严镜海与该协会理事长艾伯嘉相识,向他推荐李小龙。于是艾伯嘉便邀请李小龙作为表演佳宾出席这场大赛。

在大赛开幕式上,李小龙表演了他的咏春拳,令所有选手及观众叹为观止。因为李小龙动作太快,令人眼花目眩,只知其精妙,而不知其精妙所以然。所以,应选手及观众的要求,李小龙在大赛闭幕那天,将咏春拳化解为单项进行表演。其中以“蔽目粘手”、“寸劲拳”、“无影拳”,最令人叫绝。

“粘手”是咏春拳的基本功法,在香港,李小龙曾以木桩练粘手功法。赴美后,李小龙常跟依鲁桑杜、木村等人对手练习。具体动作,是两人互相搭住桥手(指、掌、拳、腕、肘、臂等协调运作为一整体),做互相攻击和挡格。“蔽目粘手”是粘手中的高难动作,双方把眼睛蒙住,完全靠手的触觉和第六感觉。

第六感觉是功夫哲学中玄之又玄的东西,古代认为是神的昭示或人神感应,现代多认为是人的潜意识,是天赋或特异功能。李小龙似乎有天生的敏感,他在美期间曾多次遭敌手暗算,他都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及时避闪或反击,从而化险为夷。

这次表演,李小龙跟依鲁桑杜搭档,双方都蒙住眼睛,灵巧而敏捷地进行攻击和挡格。因李小龙跟依鲁桑杜是老朋友,故应观众的要求,让他们推选了一名会中国拳术的韩国拳师上来。这回是李小龙单方面蒙住双眼,与韩国拳师演习粘手。韩国拳师“欺”李小龙“双目失明”,多次试图攻击,却连连被李小龙挡格住,同时又受到李小龙的攻击。在场者膛目结舌,仿佛李小龙手上身上都长满了眼睛。表演完毕,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