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功夫影帝李小龙 > 第36章

第36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为大明星的李小龙,整日处在新闻媒介和影迷的狂热包围之中,但他的内心,却很孤独。

他回港发展后,几乎没有新交一个知心朋友。他跟女友的关系可能热烈,但谈不上知心。

曲高和寡。追求层次愈高的人,知己愈少。对李小龙来说,他朋友少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他的性格。

他的性格愈来愈孤傲,愈来愈无常。他多次用轻蔑的口气指点香港的演艺界、功夫界。原本,志同道合之人很容易交上朋友,结果人们却都对他敬而远之。

他也在慢慢失去过去的朋友。他少年时的朋友莫不佩服他的成功,而不知掩饰自己的李小龙常常在他们面前抱怨香港人虚伪,这无形中与他们产生了心理隔阂。加之李小龙愈来愈盛气凌人,他少年时的朋友虽没有干出大事业,却仍保持独立的人格,谁也不愿去凑在他面前仰其鼻息。

他喜欢跟友人谈中国的禅。他说的最多的一则禅学公案——“茶杯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空”。

李小龙用一种平缓的语气说:“有一次,一各学者拜访一位禅师,想请教禅宗的奥秘。当禅师与他讲解时,这名学者频频点头,说:‘对,是这样的,我也知道。’那位禅师停下讲解,为学者斟茶。杯子满了,禅师还不停地斟,茶溢了出来。学者叫道:‘不要斟了,茶已经满了。’禅师说:‘你如果不先把自己的茶杯倒空,又怎能品尝我的茶呢?’这名学者不由汗颜。”

李小龙说:“禅师的意思再简单不过,说那名学者:你不将自己固有的观念去掉,如何接受我的禅呢?其实那位禅师讲解的并非禅,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李小龙在求知方面如这位禅师所喻示的,排除自己旧的观念,而不断接受新的东西。通常,影迷只知他是个功夫大师,而不知他是个渊博的学问杂家。

《龙争虎斗》影片的美方制片人弗烈德·温布社尔回忆道:“有一天晚上,我与李小龙和加州参议员约翰邓尼在洛杉矶共进晚餐,席间谈到了中国拳与西洋拳谁优谁劣的问题。李小龙这时透露他曾读过约翰邓尼父亲格连邓尼所写的两本书。席上的客人与我,谁也不知道有这些书。约翰邓尼随即充满惊异地对他说:你是世界上唯一知道我父亲写过那两本书的人。”

李小龙与小麒麟的友谊堪称典范,相好如初,一直到他们都意外地死去(小麒麟死于车祸)。小麒麟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宽容和理解他的一切。

“这就是李小龙。他能谈禅、伊斯兰教、基督教,诸如此类。他不信神,但精神上很有禅味。”

弗烈德·温布杜尔认为知识对一名演员的作用是无形和深远的,李小龙电影为什么这般独具魅力,是有深厚的哲学为底蕴。他说:

“我从未看到任何人有李小龙那样巨大的精力和魄力,这正是他使观众在银幕上大吃一惊,以及即使在他于香港拍的比较粗糙的电影里,也会使人感到超人力量的原因。这种生命力是令人惊愕的。”

李小龙曾表示,他过40岁便要停止现在的一切,象古代禅师一样,全然过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

李小龙没活到40岁,谁也不敢肯定他能否做到这一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