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五、截拳道的要义]]
由于不欲受侵扰,而求稳定的心理,人们开始建立行动、思想的模式、规范,久之,即变为此模式之奴,以此不实之模式为真了。
求某种动作的模式、规范使得参与者得以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在拳击或篮球等运动中或是可行的。然截拳道则否,截拳道之精神端在自由之精义,是不该为任何模式所拘束的。
许多武术家常系盲目地接受其老师所传授的,结果造成成了其行为、思想上的麻木、呆板。他的反应自是依循着已定的模式,使其心灵更加限制与狭窄。
暝想,默思意能深解人本性之自若、沉静处。然暝思决不可为定力集中之方法。思之最高境界乃是否定。而否定无所谓正与负,否定系全然空灵之状态。
集中系一中种专排除它的形式,一旦有了排外上的作用,思想者便系排除外界的一切影响。
倘欲思想便非可谓之自由——所有的思想皆是局限的;而绝非整体。思想只是记忆的反应,而记忆经常只是局限于一部份的。因为记忆只是经验的结果。因此,思想只是心灵由经验所生的作用。
知心何以空,何以静;以空灵之心,无形、无法来面对敌人。
初始的心原本是无活动的;而道是需无思以行的。
内视自己系深知自己之原本天性并非可创的。
能不役于外物,不为外物所敝,自会有镇定、平静生。能静意即能无幻念,能无如是之妄念。
有一种行为的状态其间并无行为者。有一种经验状态其间并无经验者。这便是传统。
传统所谓的集中,系只专注于一件事,而摒绝其他,而知觉是整体的行为,并不排除任何事物的,此心灵的状态也惟有以客观无偏见的观察方可解的。
知觉并无所谓界限里;它系付出你之所有而无例外。
集中可谓心灵的渐次缩窄。然我们所关切的是灵活变化的整体过程,而惟一专注集中于生命的某一面,亦共可能缩窄生命之面。
自我的表达是整体的;是立即而无暇思考的;惟有肉体与心灵的完全自由时,方可能完整地表达自我。
并无思,只有如是——何者是。如是并不移,然其动与效即是无止尽的。
“契机”是无所谓昨日、明日的。亦非思想之结果,因而自亦非时间之谓。
一旦有段时间生命受到威胁无法不为防卫自己努力时,你能说“先等我摆好架势,拳置腰际,再打好吗?”生命于危急时,你能乃拘泥于你所学的派别打法吗?还是随机应变?
中国的武术系经过三干多年的演变与流传的武术。
为何一个人非得依赖这三千多年的传统,他们可能告诉你什么是“柔”,什么是“稳”,但是真正用到时呢?他们的理想、原理惟有引向伪善之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