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提案很快遭到了否决,这个时候,朱棣才不愿意求人呢。如果可以选择,他宁可卖房子卖地。
“其实我们可以卖地,一小块一小块的卖,不是卖北平,而是卖辽东”。已经加入军中,现任千户(北平称团长)的李陵轻轻地建议。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武安国记忆中他第二次说话,就这一句话,在后世修的大明奸商史中,他远远地超过了武安国等人,夺得了第一名的位置。除了国家和自尊,没有李陵不敢卖的,这是史家对他的评价。
第十五章(下)希望“燕王殿下不妨上一个本,请皇上准许我们把辽东的土地卖给各州府的百姓,不设上限”李陵抿了一口放在他面前的“碧萝春”,慢条斯理地说。自从回到北平后,燕王朱棣就命人在自己的王府议事大厅里放了一个硕大的圆桌,众将议事时都围成一圈坐,按朱棣的话说,“那个什么狗屁亚瑟王不过仗着有二十八骑士,是个连个小老婆都舍不得吝啬鬼,还得兰斯洛特和别人打一架才能抱走美人,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道理他都不明白,以后我们也圆桌议事,我堂堂中华大国,焉能让他们比下去”。至此,北平军中,礼节亦简化到上下级见面,只是拱手而已。虽然一些老成持重的人还是喜欢跪拜,但燕王本人下的令,他们也只好把意见吞到肚子里。
“辽东人少,将来即使我们打下来,也得移民去守。而我朝百姓乡土观念极重,强迫他们移民,实乃下策。一些奸佞之徒又从中渔利,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不如低价卖给百姓,土地是自己的,百姓自然要想办法去收拾,我们也从中得到了军费,何乐而不为”?见大家都盯着自己,李陵把奸商的帽子又丢给了武安国,“其实这和武大人当年安置移民的手段如出一辙,陵不过是照搬葫芦而已”。
“辽东未在吾手,如何卖之”朱棣还是有些不解。站起来,走到墙边,墙上挂的是一幅放大的辽东地图,每天,斥候团派出混在商队中的探子把辽东的山川、河流、道路具体分布源源不断的报到北平,画在地图上,现在整个辽东,几乎就印在燕王等人的脑子里。
“不必担心,有武大财主签字画押,燕王殿下亲自担保,不会有人怀疑我们的信用”郭璞笑道,他也意识到刚才自己的主意是个昏招,找太子借钱,无疑等于自己承认北平新政没有预想的效果,很容易动摇皇帝的决心。而如果建立军队的时间拖得太久,朝廷未必有耐心去等。所以目前李陵说的方法是最值得一试的方法,并且需要人守辽东的借口很冠冕堂皇。“鉴于前朝土地兼并之祸,我朝虽鼓励开荒,但每户人家土地一旦超过百亩,必有官吏干涉。若辽东不设此限,大户人家必蜂拥而上,我辈不必再为平辽军费愁矣”!
半个月后,在大明朝的大街小巷里贴上了大明立国以来最奇怪的一个告示,识字的人摇头晃脑地向旁观者解释说,朝廷准许燕王府出售辽东土地以实军费,每亩三钱,五十亩起卖,多买不限。而在北平府周围的百姓,早就在两个报纸上知道了辽东的富庶,棒打狍子瓢舀鱼,人参、貂皮、鹿茸角,几乎每个人都在议论买地的事。
“买地了吗,您”,在北平府各州县的茶馆酒肆里,熟人见面,问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如今北平的地价涨得厉害,三钱银子在北平只可买地两分。所以被问的人心知肚明是问辽东的地,通常都会乐呵呵地答道:“买了,买了,我买了好多呢,武大老爷起的头,还不快跟上,那不是傻子吗”!
“是啊”旁边有一个花白胡子的立刻响应,“年初那会卖股票,我说买吧,家里说看看再说,结果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少赚了好多呢,这回我一气买了一百五,把三个儿子的半年的工资全花了,等拿下了辽东,我就成地主了,风水轮流转,他叔,你想过吗,咱这给人家扛了半辈子活的人也能成为地主”。
“看把你美的,不过话说回来,女人家就是没见识,不能听他们的,当初要不是我坚持买了股票,现在排队都排不上,你说这商会也是损,两三个月也批不了一个新股上市,让人心里头这个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