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都道是鼓声一响,黄金万两,衙门口掌鼓的差役虽然属于没有薪饷的白员,可收入却在衙门里排得上号。偏生梅老爹命中无财,今年春天花了好几百两银子,好不容易买了这个差事,没等收回本儿来,却赶上钦差大人巡视河南。半个月前衙门里就贴出告示,严禁百姓去府衙附近威胁钦差大人安全,否则全家按律问罪。没人击鼓鸣冤了,梅老爹也收不到击鼓的孝敬。钱庄里可不管他的收入是否稳定,讨债的伙计堵门要钱,把门坎儿都踏低了三寸。
这钦差大人一天不走,他的孝敬钱就一天拿不到,每天看着后院里进进出出的随从,梅老爹私下里不住地烧香,“财神爷啊,赶快让两位驸马走吧,我可就买了一年的差事,过一天少一天啊”。
所以武安国尽管内心里急得如火烧火燎,表面上还得认认真真的享受当清官的感觉。白天到了洛阳,召集地方官员,当场将偃师县贪官李萱柳拿下,押往京城问罪。看着地方官员一个个面如土色的样子,武安国于心十分不忍。大明朝的官员俸禄极其低,自己那个时代倡导高薪养廉,没少拿明朝官员的底薪说事儿,有一种说法是大明朝的吏治败坏,全是因为官员付出与收获不均衡造成。今天看看这些地方官员战战兢兢的样子,武安国不由得动了几分恻隐之心。倒是驸马李祺不依不饶,捧着尚方宝剑放出狠话来,要么官员们把倒卖粮食的款项凑出来,要么就追究到底。
“我不是不舍,我是觉得这些官员也不容易,每年那点儿俸禄的确清苦,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这样能做些生意。反正粮食也没了,我们拿沐英给的粮食补上,让他们下不为例就是,真要杀下去,恐怕这河南的一百多个官儿没几个不掉脑袋”!武安国虽然恨这些贪官误国,却认为他们罪不致死。按大明的刑律,送到京城去的,恐怕都是剥皮实草的结果。况且离家的时候刘凌曾吩咐自己尽量少结冤仇,不要给朱家当杀人的刀子。
“对他们留情,老弟你怎么没当朝斥责王本那幅劲头了。你今天就听到这些狗官的哆嗦声,没听到他们治下百姓的呻吟吧。这河南是膏腴之地,天下粮仓。要什么样的贪法才能把这里的百姓弄得吃不上饭?我今天发个狠,明天这钱就能交出来,咱们把钱还给河南百姓,好过给这些当官糟蹋。想不掉脑袋好说,老实的把窟窿给我堵好,这几年我巡视的地方多了,凡是百姓生活穷困的地方,那当官的肯定是个王八蛋。他们黑,他们恶,我只能比他们更黑,更不讲理!”李祺咬了咬后槽牙,把武安国的又一片白子收拾了个干干净净。
没想到半生尽和稀泥的李太师居然有这么一个铁面无私的儿子,武安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是否在梦中。李祺路上的所作所为,已经是不止一次让他诧异。想到朱元璋评价驸马李祺处事稳重,要自己好好学习之语,不觉哑然。仔细想了好一会,才慢慢地说:“只是这河南的官儿这么多,我们得查到什么时候,山东、河北我们还没顾上,北平那边也不能去得太晚”。
李祺抬头看了看武安国,借灯光看见从前那张英气勃勃的脸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爬上了淡淡的皱纹,叹了口气,说道:“兄弟,做官之道,不能心太好,要讲究恩威并施,有了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今天我吓他们一下,他们才会老老实实补救自己的过错,然后我们再好好安慰他们,宣布以前的事情到此为止,不再追究,让他们吸取教训。这样他们才会感激你,服从你的命令。我父亲说你天纵英才,只是缺少治政的经验,要我好好辅佐你。论年龄我比你大些,你依我的建议行事应该没错,北平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郭璞做了这么多年的官,道行高深,不出手则已,一旦出了手,天底下没几个人能玩得过他。无为而治,并不是代表当官的无能,况且你的靖海侯兄弟一直没有动静,五万水师蛰伏两年了,还能睡着不成”。
郭璞、曹震、水师,三年了,多么遥远的事啊,油灯随着李祺的话突地跳了一下,蹦出个火花来,在灯罩里炸开。眼前的景色渐渐昏暗。往事如梦,背负着千斤重担的旅人依然记得那梦里的温馨,兄弟,我回来了,当年的诺言还在吗?
第二卷大风第九章复出(三)
复出(三)
为了迎接钦差大人的到来,河南府的官员没少花了功夫,座落在洛阳城内的河南府衙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花园里的石头凳子至少擦了三遍。十多天之前,知府大人全家就从府衙内搬了出来,以示对二位驸马都尉的恭敬。
清早打开府衙大门,鼓官梅老爹磨磨蹭蹭地拿了块抹布去擦府衙门前的大鼓,鼓身新漆的红装映衬着梅老爹有些皱巴巴的衣服,越发显得他日子过得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