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所以。在平等宣言地所提出的原则下,这个国家需要一个能保护所有人,将所有人利闪最大范围包括在内的法律。曰为宪。用它来保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同时,百姓利益不被牺牲掉。所谓百姓利益,不是一个抽象的说辞,具体起来,就是每个人的利益,每个人“平等、尊严、财富和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当制订了这样一个律法后,按昭律法建立起来的政府,才会有节制。如果在政府同等地位保护每个人的利益,把每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放到平等地位,《平等宣言》里所描述的内容,就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一想到这些,他就觉得透体生寒。厚厚的雪狐狸袍子也解脱不了他心中的寒意。手握重兵。有时未必是好事,特别是在你没有力量掌握他时。现在晋王朱棡对此深有体会。如果带着手中这支威北军去讨伐贴木儿,他敢保证将士们会齐心协力跟他走。可带着部他打北平,估计其中一半要造反。所以现在威北军大部只能停在宣府,摆出一幅观望的姿态,既不向北平推进。也不南下去触李景隆地霉头。
“王爷,你还下不了决心么”?王府长史林仲达倒了杯热茶,轻轻地放在晋王朱棡的手边。
“要是能下决心就好了。你也知道,天下七军中,咱威北军的实力相对较弱,无论他们哪能一方动起手来,咱们都抵挡不住”。晋王朱棡苦笑一声,幽幽地回答。他是个标准地江南美男子,面相上继承了母亲一族的优点而蜀犬吠日避了父亲朱元璋的全部弱点,看上去十分文雅。特别是那双深邃的眼神,不知道他王爷身份的人,看了这双眼睛,往往会把他当成一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而不是王爷。
长史林仲达点点头,没有说话。秦王对威北军地实力估计很准确,但从人数上看,这支队伍兵强马壮。但谁都知道威北军中将才零落。当年为了消灭北元帝国,南和林一战折了李陵和数十名青年将领,威北军从此元气大伤。加上后来洪武十七年主帅常茂遇刺,将士们伤心之余,大批退役。导致目前军中骨干大多数没经历过正经战役,真打起仗来,未必能顶得住人家苏策宇的独立师,更甭说和自卫军过招了。
“仲达,你也别老是点头,说说你的建议。你是谋士,这个时候不给我出主意,还把你的主意留到什么时候?等我睡梦中给人家砍了之后啊”?晋王朱棡烦躁地问。林仲达跟了他近二十年,二人脾气很和得来,所以二人之间说话也用不着太客气。
“我倒是建军议您看看这个再说,天下的事,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个”利“字,权衡一下,找对您最有利的那条路,我看弟兄们不会不支持你”!王府长史林仲达一脸莫测高深,不肯将话挑明,从衣袖里摸出一张报纸来,推给了晋王朱棡。
“北平春秋?最新的吗”,晋五朱棡迷惑地问,狗头军师那故作高深的笑容让他心里发虚,按照林仲达的指点拿起报纸,在头版上仔细寻找林仲达所说的“利”字。
国人有“雪夜挑灯看禁书”的习俗,内战爆发后,《北平春秋》越禁越火,朝廷宣布卖此报者杀头,但各地随处可买到其盗版。晋王辖地本来就与北方六省接,加之晋五本人对报禁一事并不热衷,所以原版的《北平春秋》在晋王汉下很好找,很多谋士将其当作北方六省的喉舌,从中分析六省的下一步举措。晋王府长史林仲达推荐晋王看的这张报纸是前天刚发行的,居然穿过讨逆军大将王浩的封锁发到了宣府,里边的猫腻晋王看到报纸上印的日期旋即明白。但让他震惊的却不是王浩与北平私通款曲,而是报纸头版上的一篇文章。关于权利分配设想的文章,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吴思焓,拐带了朱元璋御赐金枪逃跑的那位前大理寺卿。
吴思焓的这片文章表达的是他自己的政治设想,也是基于平等宣言上的政治设想,如果把平等宣言当作北方六省的政治主张和治政原则地话。吴恩焓这篇《分权与制衡》刚是具体实瑞郭璞娜些政治主张的办法。并且这些办法,刚好应对了目前纷乱的局势。
吴思焓以其多年的司法经验提出地办法可用六个字来概况,“立宪法规定、分权、制衡”。按吴思焓的观点,“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他以多年地官声经验总结出。一个朝廷,用北平流行话语就是政府,运转起来并不是靠“平等”口号和“施仁政”就可以解决的。政府有它的运转方式,一旦建立。它就会按照最初建军立的模式成百年地运转下去。所以,最初建立的机制合不合理,至关重要。比口号和最终目标还重要,凭借多年的司法经验,吴思焓总结。政府是具体而强大地,而百姓则是松散而弱小的。朝廷可以轻易调动百万大军,而百姓只有赤手空拳。所以。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则任何抱着美好想法的朝廷,都可能走向愿意望子成龙的反面。就像现在的建军文朝廷,吴思焓不否认方孝儒提出的回复周礼是为了迎接儒家所追求地大同时代的到来,但他说为朝廷所做的,却是将百姓们推躺元底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