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正说清朝十二妃 > 第3章

第3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孝庄文皇后对福临、玄烨父子的文化学习非常重视,严格要求。康熙学习数学时的书桌[奇书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福临即位后,为了便于学习,“择满汉词臣充经筵讲官,于景运门内建值房,令翰林官直宿备顾问,经书史策,手不释卷”,读书过于劳累,“曾经咳血”。福临每次到皇太后宫问安,总是“长跪受教”。玄烨在祖母的教导下,在幼年“即知黽勉学问,好读书,嗜书法,留心典籍。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孝庄文皇后让自己的贴身侍女、聪明灵巧的苏麻喇姑帮助玄烨学习蒙文。由于孝庄文皇后督导、影响,福临和玄烨的文化功底打得非常扎实,为他们后来处理国家大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孝庄文皇后更注意培养福临、玄烨用人行政、管理国家的能力。她曾谆谆教导玄烨说

第二部分说不尽的孝庄文皇后(5)

清宫南书房

无权欲,不争名。太后临朝称制也好,垂帘听政也好,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孝庄文皇后也有多次垂帘听政的机会。福临6岁即位,当时孝庄文皇后31岁,正值盛年,精力充沛。玄烨8岁即位,孝庄文皇后49岁,体质尚健,阅历更广,经验更为丰富,可谓是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重要人物。特别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三月,玄烨刚刚即位,江南桐城县一位叫周南的生员(秀才)特地赶到北京,向朝廷条奏十款,其中有一款就是要求孝庄文皇后垂帘听政。这比慈禧在咸丰十一年(1861)处心积虑要垂帘听政时的条件和环境优越得多。但孝庄文皇后放弃了这一切机会,她无强烈的权欲,更不想出头露面执掌大权,她只想尽心辅佐儿孙以成大业,成为一代令主。

在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争中,孝庄文皇后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康熙皇帝及群臣要给她加上徽号,孝庄文皇后谦逊地说:“自叛逆遘乱,于今八年,皇帝焦心劳思,运奇制胜,故得盗寇削平,海宇宁谧。皇帝应受尊号,以答臣民之望。予处深宫之中,不与外事,受此尊号,于心未惬。此典礼不必行。”她将平叛的所有功劳归到了皇帝身上。

仁慈护下,戒奢从俭。康熙十四年(1675),在孝庄文皇后的提议下,玄烨派图海领兵去平定察哈尔布尔尼叛乱。慈宁宫紫禁城慈宁宫

一位庶妃的家正在察哈尔,家中老母已经90多岁了,与妃子的哥哥萨林地在一起生活。这位妃子听说朝廷要派兵平定那里的叛乱,非常担心母亲在战乱中遭到不幸,于是向孝庄文皇后倾述。孝庄文皇后听了深表悯恻和同情,于五月初四日这天,命太监刘忠到皇帝那里说明情况。玄烨奉到懿旨后,当即谕兵部速行文察哈尔,查明情况,收管其家产,交与内务府所管庄头,送到京城

第二部分说不尽的孝庄文皇后(4)

自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无不引领而望。必深思得众则得国之道,使四海之内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汝尚其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承乃祖考遗绪,俾予亦无疚于厥心。

孝庄文皇后将这些话写在纸上,让玄烨看,以加强他的记忆。

孝庄文皇后一向反对奢侈,提倡节俭。她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她宫中的器物坏了,能焊的焊,能修的修,尽量不换新的。她的这一美德影响了整个宫廷,影响了皇帝。皇宫上下厉行节俭,宫中开支之少为前代所未有。康熙二十九年(1690)正月,大臣们将当时宫中的用人、用物及开支情况与明朝作了一个对比:前明宫内每年用金花银96万9400余两,今悉已充饷;前明光禄寺每年送内所用各项银24万余两,今只3万余两。前明每年宫中用木柴2686万余斤,今只六七百万斤。前明各宫床帐、舆轿、花毯等项每年用银28200余两,今俱不用

。唐太宗乃有唐令主,但一次遣发宫女达3000多人,其余则更有数千人可知。今除慈宁宫、寿康宫外,乾清宫妃嫔以下使用老媪、洒扫宫女,合计止134人。皇宫内如此节俭,省出的银两哪里去了?顺治十年(1653)七月,大雨成灾,房倒屋塌,庄稼淹没,百姓流离失所,困难已极,孝庄文皇后将宫中节省出来的8万两银子拿出来救济百姓。顺治十一年(1654)拿出4万两、顺治十三年(1856)又拿出3万两用于救灾。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孝庄文皇后又将宫中节省的银两拿出来,奖赏给平定三藩叛乱的出征兵丁。

孝庄文皇后当皇太后18年,当太皇太后26年,特别是大清王朝到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已臻强盛。在此期间,她没有要求为自己建一处园囿以供享乐。要避暑,只能到塞外喀喇城一带,要洗沐休闲,只能到赤城和遵化的汤泉,还要长途跋涉。

孝庄文皇后的节俭,不仅使宫廷奢靡风气为之一变,同时也为朝廷树立了威信,赢得了人心。

精心抚育,子孙成材。孝庄文皇后“独嗜图史”,有较深的文化修养。她深知,作为一代帝王,必须有扎实的文化功底,能够博古通今,深悉往代兴衰之要,才能治国平天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