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军事管制
也就是说,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是为北方战区司令部服务的。
在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成立的当天,刘诚志就签署了第一道军事行政令,即授权各地方武装部门,向自愿参加北京保卫战的民众发放武器弹药,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助民众掌握枪支等武器的使用方法。
在具体执行方面,由北方战区司令部提供协助。
显然,真正落实下来,就是由东北军向民众分发武器装备,并且提供必要的培训,让民众掌握最基本的战斗技能。
要知道,留下来的,都是自愿参与北京保卫战的,不愿意的,早就遣散了。
也就是说,刘诚志至少可以任命四名将军。
事实上,北京早就进行了战时戒严,加上中央政府已经迁往成都,地方政府一直在战区司令部的控制之下,所以就算需要任命六名行政官员,刘诚志也能从北京地方政府中挑出几个合适人选。
当然,名义上,刘诚志得将人选名单提交给最高统帅部,只有得到最高统帅部批准,军事管制委员会才算正式成立。
这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如果最高统帅部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犹豫,就不会授权刘诚志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并且让他自己去任命其他成员了。
毫无疑问,陈必时与罗耀武都在成员名单中,另外两个将领是前三十九军司令姚万平与前北京军区司令章定方。六个政府官员全都来自北京地方政府,两个副市长、一个是中级法院院长,两个区长与一个地方武装部长。
这样一来,仅在京津两地,一下就多出了七百万武装人员。当然,枪支不是问题。当时仅仅囤积在东北军仓库里的步枪就有近五百万支,加上在之前战斗中缴获的武器装备,还有散布在城区内的武器作坊生产的武器装备,足够武装近八百万人员。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
对于保卫北京来说,仅仅武装几百万人员显然远远不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在刘诚志把名单提交上去的当天,最高统帅部就批准了这一组织结构。
十月二十一日,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
虽然在名义上,北方战区司令部独立运作,而且与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并行,但是罗耀武也是军事管制委员会成员,而且是仅次于刘诚志的重要成员,所以在权限上,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超过了北方战区司令部。
当然,在现实中,两者的关系是倒过来的。
刘诚志按照陈必时的建议,在北京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协助北方战区司令部,加强京津地区的防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