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环形防线
罗耀武没有把第十六集团军放在蓟县,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谁也不能保证第二十六集团军能在天津坚持多久,更加没人可以保证,美日联军不会在占领天津之前攻打北京。如果第二十六集团军没有挺住、如果美日联军在占领天津之前就攻打北京,那么蓟县的重要性就将大大降低,至少不那么突出。
这个时候,真正的战略要地在武清。
决定武清重要性的,不是离北京更近,实际上与蓟县相比,武清离北京还要远一点。只不过,蓟县无法比的是,武清这边有着十分发达的道路。
从蓟县北上的话,除了京平高速之外,就只有一条省道。因为在战争中,任何一支部队都不可能完全沿着高速公路推进,毕竟高速公路很容易遭到破坏,特别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高速公路的高架桥被炸断之后,几乎无法在战争期间修复,所以进攻的时候,地面部队主要沿着国道与省道推进。
毫无疑问,国道的通行能力远远超过了省道。
当时,罗耀武在玉田县与遵化县各放了一个新编集团军,而且都是得到了加强,在编制规模上与主力集团军相差不大的新编集团军,唯一的差别就是这两个新编集团军没有像主力集团军那样,得到独立的装甲部队。
除此之外,罗耀武还在蓟县部署了三个新编集团军,以及十多万民兵。
对于首位一座县城来说,这样的兵力未免过于庞大了。
要知道,算上第四十集团军的话,当时驻守蓟县的兵力将近三十万,而蓟县的常住人口还没有这么多。
从这一部署就看得出来,罗耀武把蓟县当成了防御支撑点,部署在蓟县的部队最主要的任务不是保卫蓟县,而是支援邻近的玉田县与遵化县。最重要的是,蓟县南面就是宝坻,因此蓟县还是宝坻的大后方。
在只有一条省道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要想从蓟县攻入北京,显然不太容易。
通过这一系列部署就能看得出来,罗耀武实际上以蓟县为中心,在京津唐的结合部设置了一道规模小得多的半圆形防线,宝坻、玉田与遵化就是这条防线上的三个主要结点,也是道路交通线的主要交汇点。
说得不客气一点,只要美日联军想着攻打北京,就得在这里投入重兵,至少得在一个结点上取得突破。
正是如此,包括刘诚志在内的一些人认为,罗耀武在这边的防御部署存在问题。
既然蓟县如此重要,罗耀武至少应该将第十六集团军放在这里,而不是让第四十集团军来守卫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对罗耀武的部署方式,至少陈必时认为罗耀武没有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