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诸葛亮大传 > 第35章

第35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道:"然亮(指诸葛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奇`书`网`整.理提.供]优于将略。"又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陈寿评曰。

还有人说:"诸葛亮始出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人反应之,若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指曹魏)之有也,而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亮无尺寸之功,失此机,何也?"

还有人说得更不客气:说诸葛亮"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魏司马懿才用兵众,[奇`书`网`整.理提.供]未易可轻,量敌而进,兵家所慎;若丞相心有以策之,则未凡坦然之勋,若无策以裁之,则非明哲之谓,海内归向之意也"。

以上三种说法,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怀疑甚至否定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说法。

对诸葛亮军事才能持肯定态度的说法比否定的要早、要多。

魏延、杨仪,各自指责对方,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刘禅闹不清谁是真叛,便问侍中董允和留府长史蒋琬。董允、蒋琬都保杨仪而疑魏延,刘禅下令让蒋琬率宿卫宫省的诸营士兵北上救难。

蒋琬还没到,在南谷口杨、魏二人却已经打起来了。

魏延向杨仪军发动进攻,杨仪命大将王平率军抵御。王平面对魏延怒斥道:"丞相亡故,身尚未寒,你们怎么就干出这种事?"魏延理亏,语塞无话。魏延兵众见此,知道曲在魏延,纷纷离他而去。魏延众叛亲离,只带其子与数人向汉中逃去。杨仪派将军马岱紧追不舍,终于将他追杀。魏延的首级被送到杨仪面前,杨仪将其人头扔在地上,用脚踩着,恶狠狠地说:"奴才,你还能作恶吗?"

这就是被称为"南谷口火拼"的历史事件。

……

诸葛亮逝世后,蜀军安然退回汉中。司马懿来到诸葛亮驻军的处所,见到他的营垒布置,称赞说:"天下奇才也!"司马懿是敌方统帅,曾对他的部众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然而当他巡视诸葛亮的营地后却一改常态,其原因就是由于看到诸葛亮治军的规矩法度皆己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

第75节:第十章军事奇才(1)

第十章军事奇才

第一节杰出的军事理论家

诸葛亮是军事家吗?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然而事实上,它又成为人们讨论的问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