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最后,李天佑被送到东兰县武篆野战医院治伤。事后,他恨恨地说:
“这个鬼地方叫什么猴子翻筋斗岭!我们往上攻,做了猴子,不翻筋斗才怪呢!”
战士们一想,也啧啧称怪:“这地方怎么起这么个怪名呢?”
李天佑在武篆医院住了一个多月,伤口基本愈合。当他回到特务连时,正逢连长调任营长,他旋即被任命为连长,年仅16岁。
(2)又练了一次“脚劲”
“我当了副连长才打第一仗,打的还是土匪,遗憾得很呀!不是正规军!”
4三次负伤,全是打了脚
战争是血与火的较量,流血牺牲是避免不了的,在血腥的战斗中,李天佑曾3次负伤。他说:“当兵负伤,就像韭菜割头,死了就死了!”可是,他每次都是大难不死。
有趣的是,他3次负伤,3次打中的都是脚板,对此,他又说:“我的脚板是造了孽,卖席卖炭、挑柴担水,全是练脚板的活,受尽了苦,打仗它又为我流血!这双脚板,我可以写一本故事了!”
“脚板故事”,他始终没写,但是,就在这冲锋陷阵的流血和牺牲中他渐渐成长为红军的一名“猛将”。
1930年夏,红7军攻打榕江城。
榕江城守敌有两个团,凭借坚固的城防工事进行顽抗。红军士气虽旺盛,作战勇猛,却没有攻城器械,弹药也不充足,结果从上午10点打到下午4点多,足足打了6个小时都没有攻下城来。下午5时,总指挥李明瑞下令发动最后一次主攻,可部队又一次被拦在城墙前。李明瑞气得火冒三丈,把烟斗往衣袋里一放,转身操起一挺机枪就要亲自带头冲锋。
“总指挥,不用你来,我带突击队上!”李天佑拦住他,抢着说。
原来,他见部队攻不下城,早就从特务连抽调了12名有战斗经验的老战士,组成了突击队,并且还准备好了攻城攀登用的竹梯和大竹钉。
(1)“猴子翻筋斗”
1930年2月,在隆安战役中,李天佑参加夺取猴子翻筋斗岭的战斗。在这一仗中,他的脚板第一次负伤了。
这一日拂晓,敌人覃兴团攻占了隆安城西制高点——猴子翻筋斗岭,居高临下,对红军又是开枪又是打炮。红军从山下往上攻打多次,都没能奏效。红7军军长张云逸有些发怒了,命令李天佑率军部特务连攻占猴子翻筋斗岭。
军部特务连是红7军的王牌连,除了保卫军部外,还承担军部最艰难的战斗任务。李天佑率特务连一上来,猴子翻筋斗岭战局立即逆转,他们一度猛冲到了离山顶只有几丈远的地方。可再往前冲,眼前却是一片平地,敌人炮火猛烈,加上覃兴团占领了制高点阵地,特务连几次冲锋,死伤不少人外,都没能攻克制高点。再打,反被敌兵打得不得不一步步后撤。
在战斗中,李天佑总是冲锋在前,但撤退断后时,他却又走在最后。在后撤的断后掩护中,他打了几枪撂倒几个敌兵后,正要抬脚往回奔跑时,突然,“嗖”一颗子弹飞来,不偏上不偏下,击中了他左脚的脚板,这颗子弹穿过脚板,还射在地上石块上迸出些火花。李天佑站立不住,一下就倒在地上。可由于是下坡,他人一倒马上翻了个筋斗,往山下滚,这一滚是一个筋斗接着一个筋斗,连连下翻,结果他反倒滚到撤退的战士们前面了。战士们见状,立即弯腰背起他,送上了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