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团长,这里是敌人,快扔手榴弹!”
夜色中看不远,但王近山在船上听见喊声后,连忙喊道:“上面是汪书记的声音,他们已上岸。我们快突击呀!”
原来,汪运祖和28团团长乘的第三条船,避开敌滩头阵地火力,从上游靠了岸,然后,他们抓住树枝登崖而上,先王近山的这条船绕到了敌人背后,发动了攻击。岸上的敌兵很快被他们打跑了。汪运祖带着战士飞快地跑来,把王近山和几位战士抢救上岸。
没几分钟,那条船就沉入水中,被激流冲跑了。
事后,有人批评王近山,说他身为副师长,不应该跟突击排去冒这么大的险。他一笑而过,却记住了:汪运祖从死神手中救了自己一命。
“没想到红军都是些赤脚大仙!”
7王近山的难兄难弟情
在战场上,王近山叱咤风云,严厉无比,但他却又是个最重感情的人,他对同志,对战友亲如兄弟,关怀备至。因此,有人说他是“柔情猛将”。
(1)
汪运祖一直是王近山的老部下,他有个只有巴掌大的小本子,这是用粉红色的乡间土造薄纸订成的,封面上写着“汪运走”三个字。
12月,红4军攻打荥经县,因遭到敌薛岳部重兵猛攻而失利。红10师在师长陈锡联和副师长王近山带领下,在吉子岗与敌苦战。撤退途中,他们占领了山头上一个碉堡,没想到敌兵却从两侧攻上来反过来一个夹击,红10师边打边撤,情况十分紧张。
这是王近山给他写的。
湖北人“祖”字念“走”,王近山开玩笑,把他的名字写成“运走”,说:“嘿嘿,你呀,就是被人运着走的书记官。”有趣的是,他们的战斗情谊又是“运”的,又是“走”的,“运走”二字正是他们友谊的写照。
汪运祖是1931年参加红军的,先是给红10师师长王友钧做书记(即秘书)。1935年,在长征途中,王友钧师长率领王近山的28团行动,9月,他在求吉寺战斗中英勇牺牲,汪运祖即给升任副师长的王近山当秘书,两人开始了难忘的战斗生涯。
10月,红四方面军第二次过草地后,继续南下,在强渡大金川河时,王近山来到突击团的突击排,跟着他们一起行军打仗。他一个堂堂的副师长“混”在一个排里,为的就是带头打前站,带头冲锋。
一天,突击排准备用4条木船强渡大金川河。王近山本来是跟第三条船过河的,但第一条船刚出发就被敌兵发现,遭到射击。他急了,立刻跳上第二条船,渡河去掌握部队,指挥作战。大金川水流湍急,第一条船几次靠岸未成,被激流冲走。结果,他乘的第二条船就成了敌兵射击的主要目标。在如雨的枪弹下,船老大被打死,排长和不少战士牺牲,全船只剩下六七人了。波涛汹涌,船在水中颠簸,子弹乱飞,王近山拖过一挺机枪,由战士扛着向敌人射击,边打边前进,但船突然被子弹打漏,慢慢往下沉……在这危险时刻,突然,一个声音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