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末终结者 > 第三十二章 老沈此人也不易

第三十二章 老沈此人也不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因此张环从来不全盘接受史书的记载,因为那是胜利者书写的,里面无关正义,只有冲突的胜利者才拥有书写权利。

沈括在张环看来,为人差点意思,但是为官相当的勤勉尽职,只是此人因为乌台诗案后人缘太差了,

他现在想的是是不是和沈括走的太近了,在这时代这关系到站队的问题,不是个小事,到时候攻击沈括的炮火殃及他这个小小的池鱼,到时候平白挂了岂不是太冤枉了。

“两位先生不知,本官正在为大军运转,庶务烦乱忧心,如有此物相助,吾无忧矣,”

此时沈括想到依然是纷乱的战况。

比如沈括,此人私德不佳,但虽私德有亏,但是只要在他任上,於田,制定新历、改良三司形制、出使辽国偷绘辽国舆图,尽皆尽心竭力,可谓能吏。

相比之下出门寒门的三苏却成了保守势力的代表。

苏辙一生致力于破坏新政,总之怎么让新政崩坏,他怎么做,甚至神宗去世后,司马光脑残般的归还西贼几处边寨,寄希望西夏领情不再扣边的愚蠢卖国行径中他也投了赞同票。

苏东坡不如他哥哥偏激,但是也对新政发表了很多反对看法,苏东坡诗词豪迈,光辉照耀华夏千年,但是他忧国忧民上远远不如他诗歌上大胆豪放,在政事上裹足不前,晚年更是居于家中每日焚香吟诗作赋,对国事全然不理。

虽在杭州和广州任上做了些事,对广州和杭州的城市布局有很深的影响,但是小修小补无助大宋大局,

嗯,老沈也特么的真不易啊,行了,不管如何夸奖他几句吧,这人的结局也可怜了些,

所以,沈括在这个面临转折的时代他对新政是用尽了自己全力的,可以说对大宋的贡献上他俯仰无愧,只是这个人政治上的眼光以及情商太差。

所以,张环不认为沈括此人十恶不赦,不过私德有亏而已。

至于私德,这方面有瑕疵的多了,程颐、程颢灭人欲存天理,听听什么东东,问题是你先把自己的人欲清理了再说,你可以不要蒙荫的嘛,你接受了是不是有人欲。

黄庭坚为一意孤行造成十余万人战殁的徐禧写墓志铭,上面恭维徐禧深悉兵事云云,就是他恭维的这位徐禧竟然没有在永乐城预留足够的水源,让数万大宋西军精锐葬身于此,一位马谡般的人物为何得他夸赞呢,因为两人是亲戚,就是这么简单。

而沈括一生忠于国事,在政事上基本没有大错,却死后连墓志铭都没有人撰写,悲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