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大话天上人间 > 第12章

第12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再往前走,抬眼又见一堵巨石,好石!但见石面光滑,色泽鲜美,黑脆照人,卓尔不群。总的来说,这石应该比前面的那块巨石还好一些,只可惜上面无诗。看来这件事,就只有等着上仙我来亲自完成了。说不得——要不今日就在这儿马马虎虎地划上几笔?

在石前徘徊逗留,构思良久,但绞尽脑汁胸中仍无好诗。都怪下面的那一堆俗人,一齐乱噪噪地,扰了本仙的诗兴!另外我感觉,自从成了仙人之后,每天养仙处优的,渐渐地好象也就不怎么会作凡间的诗了。于是只有自叹江郎才尽,江郎才尽哪!

古代江郎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有人说江郎就是宋代的那位曾经写过《恨赋》、《别赋》等华章的,被清代大儒金圣叹称为“以文邀幸”的江淹。他6岁能诗,18岁熟背《五经》,为何人到中年,一下子就突然“才尽”罢笔了呢,有一些传说或说法,这里就不再细说。其实若论起学问来,江郎比起那牛郎也不知道强过多少倍,可是虽说二者都是“郎”字辈的,名字也仅仅一字之差,可是为什么大家一提到谁到最后学问整没了就都一齐去嘲讽江郎,而从不去把那牛郎的书包拿来好好翻看一番呢?这也许是因为,首先那牛郎的人缘本来就很好,他本人也可以算得上是古代人间闺中淑女和贤妻良母们心目中向往的偶像了;其次,那牛郎本身就没有学问,所以很懂得谦虚谨慎,不象有些人满桶油不晃半桶油晃的。这样的人走哪儿都是一副好脾气,讨人喜欢;再次,又因为那江郎原本是有点儿学问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整的,可能是由于技术性的操作失误吧——不小心就把那肚里的学问统统永久性地交到“回收站”了。真是“辛辛苦苦好多年,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想那当初的才子江郎,也一定牛皮烘烘地,只是没有想到后来竟然落到了这步田地。叹哉,叹哉!

17

有感于江郎的这个故事,有一日我曾经胡乱地作了一首堪称与其后来水平基本相当的歪诗来惋惜和悼念他。诗名就叫作《惜江郎》。

咱们还是继续游览往前走吧。这时一路慢行,渐至山顶。前面有一堵巨石,石上好象有字。走近前来,只见那块脆黑脆黑的巨石上面龙飞凤舞地写有两行草书。

书曰:

“山下谁人初见石?山石何年初遇人?”

他也是两个大问号,不得了哟。看来这谁的好奇心还是挺强的嘛。看那字,写得挺好,显然此君深有书法功底,也许还经常给人写字题匾捞点儿外快、赚点儿银子花呢。掐指一算,你猜是谁?原来此君正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他老先生!张果老老先生与汪果为老星宿因为在名子里都有一个“果”字,所以被并称为天上的“二果仙星”——听起来够新鲜的。而且他们两个,历来被认为是天上最有学问的仙人和星宿。张果老最有名的代表作品是他的长诗《天河花海梦》,尽仙皆知。这里石上所刻的只是他这首诗里的其中两句,后来被仙人们普遍称之为两句著名的“仙问”!《天河花海梦》这首长诗从山上到山下,从远处到近处,从山石到河水,从河岸到中间,直写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

《天河花海梦》,这诗的名字够好听了吧?汪果为老星宿说这就叫“意境”呐。你看,他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诗名,竟然一下子就把天、河、花、海、梦这五个极具感情色彩、视听效果和联想力的词语一路儿排开、揉在了一起,顺理成章,而且是既有势、有景,又有情、有人,充满了极度浪漫主义的色彩,真可谓神形兼备呀。

诗曰:

江郎本有才,

才尽不回来。

早知才不保,

你可别以为我们仙人一旦成了仙,后来就不再做梦了。不做梦,那你说平时我们仙人们的灵感到哪儿找啊?网上找?不可能吧——看你把顺序都搞反了,思路不对呀。不是说“思路决定出路”的吗?再说了,要是我们仙人现在真的连一点儿的梦都不做了的话,那大家成仙还有什么意思啊?

哦,只有那些最最聪明的天上文曲星们夜晚是可以不用做梦的——他们只须每日天黑后手里拿个瓶子,出去到野外里转几圈捉一些荧火虫回来,再把那亮亮的瓶儿放在书案上就算是找到灵感了。也许他们的头脑构造有些特别,当属例外,是不宜轻易模仿的。

过去说起谁家屋里的书多,就曰:“坐拥百城”;而现在的文曲星们每天晚上将捉回来的许多荧火虫们放在书桌上,或就可称之曰:“案闪百荧”了。原来在这里,书代表了财富,而荧火虫则代表了智慧和灵感。

梦是虚拟的世界。虚拟是现实的补充。梦就与当今的网络一样。现在,有很多人都已经热衷于从网络世界里找梦了,也许是因为正在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太现实了,于是大家这才不约而同地一齐向往那真实与虚拟混杂的世界。至于虚拟世界的那些东西到底好不好、有多么好,倒可不必在意。

看那题字的下面,有不少人的留言。有留:“好字!”的;有留:“好问!”的;有问:“不知谁写的,帮忙打听打听。”可能是想买他的字,接着下面留有电话、手机、Email和QQ号。[奇书网-wWw.QiSuu.cOm]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