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邹涛看得出来,廖学铭对他抱有怀疑,根本不同意他的想法,他想了想说:“不光是信用证诈骗案,还有王杰的自杀,我感觉也有疑点,因为王杰自杀和钱成失踪的时间太接近。”
廖学铭心里一惊,他知道,凭着邹涛脑子,他是不会对王杰的自杀没有看法的,但是,他不愿意让邹涛插手这件事情。
廖学铭极其注重自己的仕途,对自己目前经过几十年经营的位置视其如命。信用证的被诈案和王杰的自杀对他本身是一个威胁,他生怕这两件事情会牵扯到他的身上,他知道自己也没几年干头了,他必须要风风光光地退居二线,所以,无论是信用证被诈案也好,王杰自杀也好,廖学铭要尽快把这些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冲淡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在自己最后任行长期间,不要惹上官司,不要惹出麻烦,能够最后在行长的位子上画上个圆满的句号,赢得一生的荣耀,这是他最大的希望。
廖学铭从老板台的后面走到前面,把裤子往凸起的肚子上提了提,“你怎么又把王杰自杀的事扯出来了,你还嫌总行稽查组在这里的材料不够吗?当着人家的面,一个处长跳楼自杀了,我这面子已经丢大了,人家不提,你还去提醒。”看得出来,他在努力地遮掩脸上的不满,“不管怎么样?你别再提这件事了,这也不是你应该管的事情,无论是钱成的失踪,还是王杰的自杀,如果公安认为有疑点,就让他们去查,别忘了,你是银行副行长,不是刑警队长。”廖学铭特意强调了那副行长的副字。
《数字密码》第四章(3)
廖学铭有些烦躁了,他最不喜欢的就是邹涛的这个脾气,较死真,认死理,抬死杠,追根究底,抓住不放,他脑袋有点大了。
散会之后,邹涛去找廖学铭,廖学铭还在为适才会议上的状况心里不适,看见邹涛进来,并没有从老板椅上站起来,用手指了指沙发,示意邹涛坐下,手指尖放在茶杯上,等待着邹涛开口。
邹涛看见廖学铭一言不发,他意识到应该自己先说话,他清了一下嗓子说:“廖行,我想和您商量,我对信用证案子的材料进行了研究,我想深入审查,看看有没有追回一些资金的可能。”邹涛没有再提会议上的事情,而是把话提引到了信用证诈骗案。
廖学铭的眉毛微微向上一动,但没有插话,他没想到,邹涛刚刚在会议上当场提出尖锐的问题还不够,现在又有了新的问题。
邹涛说:“钱成是在我行信用证付款之后,突然失踪的,至今生死不明,警方也正在追捕他。”他放慢了速度,“如果,如果能够找到一些线索追回资金,这是最好的。”
谈话似乎到此走到了悬崖绝壁,没有了道路。邹涛回到办公室,坐在椅子里开始喷云吐雾,在廖学铭那里他没有得到认可和理解,反而碰了一个不冷不热的软钉子,没有了廖学铭这个一行之长的支持,要调查下去会增加难度,甚至还有那么一点不正大光明。
一阵敲门声,扬娟优雅地走进来,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她用黑黑的眸子凝视着邹涛,知道他心绪不畅,安慰说:“邹行,我知道您是好意,是从国家利益出发。”
邹涛默默地指了指沙发示意她坐下,苦笑了一下说:“廖行没有听懂我的意思,没有意识到如今金融市场中暗藏的隐患。”在邹涛的内心,他确实感觉廖学铭的金融意识,不能适应目前新的金融机制,尤其是在目前竞争如此激烈,金融犯罪如此猖獗的形势下,凭着廖学铭的领导水平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无法洞察出金融市场中埋藏的隐患的。
“您刚才提出的问题很及时,应该引起我们重视。”扬娟看着邹涛不好看的脸色主动说。“邹行,我想请教您一件事。”扬娟话头突然一转。
廖学铭身体前倾,那眼神说不好是询问还是讽刺,“你这是什么意思,想当一回侦探?”廖学铭用手指敲击着桌面,声音里不乏夹杂着讽刺的意味,在他看来,邹涛向来喜欢剑走偏锋,角度独特,此时,王杰突然自杀,钱成诈款潜逃,他定不会等闲视之。
“我只是感觉我们应该这么做,不能做事不管,更不能不了了之。”
廖学铭稍稍眯着眼睛,“我想,钱成的失踪应该是警察的事情,好像不属于我们银行职权范围内的事。”廖学铭站起身来,从抽屉里拿出一沓文件,放在桌子上,用手强调性地拍拍说:“这是总行对我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肯定,虽然我们因为这件案子流失了一些资金,受到一些影响,但我们行今年的成绩还是很显著的。”廖学铭又转身坐回到皮椅里,“你想追回流失的资金,你打算怎么查?”
邹涛缓缓地摇了摇头,“我目前也说不准具体应该怎么查,我想,我会先找一些材料,或许在那里可以碰巧发现一些情况。”
“碰巧?”廖学铭笑了一下,摇摇头,满脸的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