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二攻占瓦康、丁克林一线
日军自沙杜渣惨败后,一方面向南溃退,一方面沿公路节节抵抗。新1军以部分兵力,沿孟拱河两岸,向南追击。
4月4日,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发出第12号作战令:命令新1军迅速南下,夺取并确保卡盟。
六、战车用于丛林战,虽然效力大减,但对敌军精神心理上的威胁很大。因此,应于平时训练中,将步兵与战车协同作战的技战术反复练习,以应用于实战。
第四章中国驻印军与缅北反攻
第三节孟拱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为沿孟拱河西岸谷地的总称,地形狭长。孟拱河(又名南高江)自大利以南,折而向东,横贯孟拱平原,流入伊洛瓦底江。船可航至八莫,铁路从孟拱东至密支那,西经卡萨南下仰光,公路可达卡盟。孟拱城位于水陆交通中心,握缅北交通之枢纽。孟拱与密支那及卡盟成犄角,为缅北军事重镇。每逢雨季,鲜有晴日,山地泥深过膝,平地一片汪洋。卡盟以南,森林较稀,人烟稠密。
一战前敌我态势
新1军自1944年3日中旬突破孟拱河谷以北头道天堑间布本山隘以后,以破竹之势长驱南下,于3月底攻占拉班、沙杜渣等地,占据了瞰制孟拱河谷的有利地位,进可攻取孟拱河谷,退可守胡康河谷。
日军为阻止中国驻印军南进,确保缅北,以善于丛林战、从胡康谷地撤出的第18师团步兵第55、56两联队残部、114联队部分、师团直属特种兵大队、野战重炮第21大队、独立第13速射炮大队等部队为基干,并于4月调第56师团今冈宗次郎大佐指挥的146联队(欠l大队)、于5月上旬调第2师团一刈勇策大佐指挥的第4联队及该师团直属炮兵第2联队第2大队,于6月初调第53师团冈田博二大佐指挥的第126联队主力及桥本驹次郎大佐指挥的第151联队第1大队,增援孟拱河谷。第18师团因前期作战损失大,由久留米、姬路师管区调拨1千多名新兵,均无战斗经验,原有士兵因久战体力也已下减。但第18师团与其它部队相比,素质仍较优良,应战沉着,能坚守阵地,射击准确,在日军中,仍以“超人战士”自誉。
中国驻印军新编第1军新22师、新38师、第50师一部、战车第1营官兵共约25000多人参加了夺取孟拱河谷的战斗。
日军企图依靠山川、湖沼、森林交错的复杂地带,凭借既没坚固阵地,逐次抵抗,阻滞驻印军前进,以图在卡盟地区争取充裕时间,从容备战,相机反击。56联队及114联队第3大队在孟拱河西岸,沿公路纵深配置,阻止正面攻击。55联队及146联队部分在孟拱河以东地区,沿拉克老河、马诺塘一线,阻击侧翼攻击。
新1军新32师占领沙杜渣之后,以主力继续南进。新38师部分奉命渡过孟拱河,进入河东地区,主力警戒孟关、尤卡。各部队在激战之后,未及整顿,即攻击前进,开始了孟拱河谷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