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个10多岁的“问题儿童”不服从他的双亲和教师,说谎,欺诈,偷窃,
暗害了他的身体,以致在他所走过的道路上撒下了恐怖和灾难——这一切都
是由于他没有学会清除他思想上的“需要”蛛网。
卡篷谈他的善行,是为了暗示他的善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偿他所做过
的错事,这就清楚地表明他的另一种蛛网在阻碍他进行正确的思考。一个罪
犯要想抵消他的罪恶就只有真诚地忏悔,接着做一辈子的好事。卡篷不是这
为什么要偷窃呢?他们的回答不变地是:“我不得不。”他们允许自己不诚
实,因为他们思想中的蛛网使得他们相信“需要”迫使一个人变得不诚实。
几年前,拿破仑·希尔在乔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联邦监狱里做过教育
工作,那时他对阿尔·卡篷作过几次满怀信心的谈话。有一次希尔问卡篷:
“你是怎样开始犯罪生活的?”
样的人。
但是有这样的人。他是一个10多岁的“问题儿童”。然而他的母亲绝不
失望,即使许多特地为她的儿子祈祷的人似乎并没有得到任何回报,也不管
她的儿子怎样胡作非为或如何恶劣,而她决不失去信心。
他是一个10多岁的“问题儿童”
卡篷只用一个词答道:“需要”。
于是卡篷的眼睛流出了眼泪,哽咽了。他开始叙述他所做过的一些好事,
这些好事在报纸上从未讲到过。当然,这些好事同加在他头上的坏事比较起
来,似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个不幸的人浪费了他的生命,毁坏了他的宁静心理,患了致命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