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281章

第281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管怎么说苏-30MK型战斗机落户南亚,曾令印度空军着实喜不自禁的一阵子。认为他们将成为亚洲少数几个能够与世界发达国家空军平起平坐的空中劲旅之一。但是这中入手之后的喜剧并没有保持多久,印度人民院的议员们便开始质疑:为什么俄罗斯吹捧上天的新锐战机到了自己人的手上却飞不出“空中眼睛蛇”的特技,作不了超机动的战术飞行……。

苏-30MK型战斗机采用的是“三翼机”布局模式,即将正常的气动布局与前水平翼面相结合,具有可控制涡流的前置鸭式机翼,可产生接近于在飞机上使用自动适应机翼的效果。良好的气动布局加上可调推力的矢量发动机,使苏-30MK型战斗机拥有独特的超机动性,可以完成诸多被俄罗斯军火商反复吹嘘的特技飞行动作。

但是虽然根据俄印两国的合同,印度所采购苏-30MK型战斗机必须具有推力矢量偏转技术的发动机,以保证战机在做完超机动动作之后,可以回到传统的驾驶模式,对下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但是第一批次交付给印度空军的苏-30MK型战斗机并没有安装前置鸭翼,更没有推力矢量发动机,机动水平与苏-27早期型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俄罗斯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他们的生产力紧张,负责动力系统生产的留里申设计局的工人因为资金不到位正在闹罢工。所以上述两项设备才不得不延期交付。现有的战机之上的飞行控制系统已经是俄罗斯军工企业和军方竭尽全力才达到的标准,甚至将俄罗斯空军自己战斗机上先进设备拆下来安装交付给印度空军的苏-30MK型战斗机之上了。

不过俄罗斯军工寡头们也承诺第一批苏-30MK型战斗机将在3年内全部免费回厂改装。苏霍伊设计局的负责人西蒙诺夫当面向印度官员保证:“所有修改的部分都已经预留,未来的安装就会象面包夹香肠那样的简单。”所有的工作都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说印度空军从1997年开始接收第一批飞机,印度在最初的几年将得到的还是基本型的苏-30原形机,然后逐步提升至苏-30MKI的标准还是有合同可以依据的话。

但是事情发展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着印度空军的感情。使用过程中印度空军官员发现第一批苏-30K中有几架根本就是原先为俄罗斯空军生产的苏-27UB,因为俄空军没钱买单而一直停放在苏霍伊设计局。早先苏霍伊设计局曾经也想把这些飞机打折卖给印度的“北方邻国”但是遭到了拒绝,在和印度签订合同后这些换上新编号的飞机就被送到印度来充数。

贾姆瓦尔中校几乎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国海军航空兵竟然无视雷达屏幕上逐渐逼近的威胁,仍然坚定的向自己机群袭来。“难道他们真的打算同归于尽!这些中国人真的是疯了。”在这种局面之下,在贾姆瓦尔中校看来任何有理性的指挥官都会在第一时间将拦截机群撤回己方航母战斗群的防空火力圈之内,配合舰载防空火力为掩护,保护自己的航母才对。

但不等贾姆瓦尔中校诅咒完疯狂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双方的距离已经进入了超视距攻击的范围之内。在2架E-7H型舰载预警机的指挥和引导之下,歼-10H型战斗机迅速前入印度空军战机的前半球,使自己的战机与目标呈迎头或相迎交叉的航向之内,在50公里的距离上先发制人的射出了所携带的PL-12型中距雷达主动型空对空导弹。

作为一种原本就作为夺取制空权而存在的重型战机,苏-30MKI型战斗机向来以机载电子设备先进而自诩。其相控阵雷达一度被俄罗斯军工宣称能同时搜索/跟踪多个空中目标。但是在实际空战中这种优势却在获得E-7H型舰载预警机支援的歼-10H型战斗机面前竟荡然无存。“该死的雷达。”面对着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贾姆瓦尔中校知道自己的战机根本无法发挥最大射程为

90

千米的俄制R-77型中距离对空导弹的射程优势。唯一能作的只有驾驶着自己的战机采取战术转弯,同时施放干扰,以破坏敌方雷达的跟踪,尽量延缓敌方发射导弹的时机。

在平均飞行700小时后,印度技术人员发现这些战机的发动机叶片出现裂痕,迫使印度空军不得不在当年将其全部停飞。这是印度空军首次停飞苏-30战斗机,也是这个型号的飞机在全球装备国的首次停飞。印度空军官员要求俄罗斯免费更换这些有缺陷的发动机部件,但俄罗斯乌法发动机生产厂却要求印度付费更换,因为保修期已过。

而苏-30MK型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探测精度和识别目标能力也一直以来广为印度空军飞行员所诟病不已。苏-30MK型战斗机的机载雷达虽然看得远,但却看不清,在演习中曾多次“击毁”己方飞机。导致印度空军不得不下令苏-30MK型战斗机的飞行员在依靠肉眼识别目标之前不允许开火,这直接导致了在同年11月的边界冲突中参战的苏-30MK型战斗机听任巴基斯坦空军的歼-7P型战斗机大摇大摆地从眼皮底下溜走。

忍无可忍的印度空军拒绝再接收“半成品”飞机,并威胁将取消整个苏-30MKI项目。俄罗斯方面则反驳说项目进度缓慢的直接原因是印方的拨款速度停滞不前,苏霍伊设计局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来进行苏-30MKI的研制和试飞工作。从供货方来说,俄方是没有任何理由遭到指责的。俄方表示,如果合同最终无法全部完成,俄方不会退还研制经费,如果印度拒绝购买俄飞机,俄将立即废除生产许可授权。当然苏霍伊设计局还不忘旧事重提,威胁要把利用印度提供的发展经费研制出来的新技术装置在苏-30KN上出售给印度的“北方邻国”,当然还要提一下该国也是巴基斯坦的长期盟友。

面对强横的北极熊,印度人不愿也不敢和俄罗斯人较真。印度空军一边忍气吞声,一边开始与法国接触商讨购买126架幻影2000-5型战斗机。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货不对板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实被苏霍伊设计局挂在嘴边的“北方邻国”在与俄罗斯的军贸领域实际上也并未少吃亏。但是与印度相比,中国将这种吃亏视为对本国军工产业的一种激励。

贾姆瓦尔中校无疑是幸运,在中国海军航空兵的第一轮猎杀之中,他躲过了本属于自己的致命一击,但并非所有的印度空军飞行员都如他那样的幸运。在中国空军的超视距攻击中有4架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的苏-30MK型战斗机被无奈的击落。“这帮见利忘义的俄罗斯奸商!”而在加尔各答的战区指挥中心内乔京德尔同样暴跳如雷。虽然空战的结局还没有最终显现,但是以大功率雷达和机动性能著称的俄罗斯新锐重型战机竟会被中国人自行研制的中型舰载机先发制人,这绝对是印度空军的一大耻辱。但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印度空军的灾难早在十多年之前便已经注定了。

1996年对时日艰难的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来说是时来运转的一年,这一年的11月30日印度与俄罗斯签署了价值15亿美元的苏-30MK战机的采购合同,根据合同苏霍伊设计局将向印度提供40架苏-30MK型战斗机,而在这之后苏-30MK型战斗机便成了苏霍伊设计局在印度市场之上的当家花旦。随后的1998年11月双方签署了增购10架战机的补允协议,使直接购买飞机的总数量增至50架。最终在2000年12月28日签署了在印度本土生产140架苏-30MK型战斗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合同。该笔交易成为当时俄印合作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军售合同,交易总额高达48.89亿美元。

直到今天乔京德尔都难以理解为什么当时的长期以来保守的印度军方高层和以吝啬而闻名的新德里政客会如此大方的拿出如此巨大一张定单。一种说法是1996年装置推力矢量发动机和相控阵雷达的苏-37多用途战斗机出现在英国范堡罗航空展上,俄国人吹嘘可以将苏-37型战斗机所使用的推力矢量推进器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改装一种新型的苏-30型战斗机,俄罗斯人甚至担保这种为印度量身定作的苏-30MK型战斗机将是未来25年内最强大的多用途战斗机,在世界空军范围内仅次于美国F-22的第四代半飞机。被这一花言巧语搞得心花怒放的新德里马上就接受了莫斯科的建议,甚至在没有看到原型机的情况下就匆忙签署了协议。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当时莫斯科方面曾私下表示印度强大的“北方邻国”已经在探讨采购这种无与伦比的新型战机的问题,新德里心动不如行动,否则这个与印度关系并不怎么样的订购方将成为该机的买主。所有这些迫使印度代表团签署了采购协议,为这一还停留在纸面上的型号支付了高达数亿美元的订金。

当然这一些都只是借口,多年之后因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型战斗机问题百出,而爆出的印度空军元老—考尔上将接受了俄罗斯军火商150万美元现金以及价值数十万美金钻石的巨额贪污丑闻或许才能真正的说明问题。当然这个因此而被革除军籍赶出了印度空军的将军只是这笔巨额交易幕后利益集团踢出来的替罪羊而已,究竟在近50亿美元的采购费用之中有多少印度纳税人的血汗流入了经手人的手中,恐怕永远都只能是一个迷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