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丘吉尔传 > 第53章

第53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1939年12月,英国在非洲对意大利作战的策略是撤出索马里。后来英军中东总司令韦维尔打电报给陆军部说,不战而退将有损于英国的威望。1940年8月,在意大利军队入侵索马里以后,英国军队在戈德温——奥斯丁将军指挥下,对意军进行了阻击之后很快撤退。意大利为此举国欢庆,墨索里尼对进攻埃及也有了更大信心。他命令格拉齐亚尼元帅发动入侵埃及的战役。此前从意军的主要基地的黎波里沿着海岸线向东直至埃及边境,已修好一条宽阔的公路。意大利人利用这条公路,在埃及边境上集结了大约30万人的部队和大批装备,并在公路沿线建起一连串的兵站和军火库。墨索里尼对富庶的尼罗河平原垂涎欲滴,志在必得;而老奸巨滑的格拉齐亚尼却疑虑满腹,踌躇不前,生怕中了盟军的计谋。就在意军迟疑未决的时候,英军根据丘吉尔的指示,完成了“罗盘”战役的准备工作。

双方在六七八三个月中,发生过一些规模较小的战斗,英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战果。这三个月中,意大利公布的伤亡人数几乎达3500人,其中约700人其实已成为英军的俘虏;而英国的损失仅有150余人。可以说战争一开始英军就处于上风。

12月份开始了大规模战斗。在经过有意识地示弱并撤退之后,英军出其不意地突然发动了强大的进攻。12月6日,约25000名身体瘦削、面目黧黑,受过沙漠中的锻炼的全部机械化装备的英国陆军部队,被通知进行夜间长途奔袭的演习。他们全副武装地在黑夜中挺进了40多英里,清晨时又被命令整天一动不动地蜷伏在荒凉的沙漠之中。晚上他们继续行进;到第三天也就是8日那天,他们才被告之,这并非演习而是“真要打仗”。9日拂晓,西迪巴腊尼之战拉开了序幕。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英印联军发起了进攻。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攻克了尼贝瓦城。下午又占领了图马尔兵营,俘虏了大部分守军。西面的公路被英军第七装甲师切断,使西迪巴腊尼成了孤岛。10日天刚亮,早已准备停当的驻防马特鲁港的英军部队,就在军舰的强大火力掩护下,向意军阵地正面发起猛攻。战斗进行了一整天。到10时为止,科尔斯特里姆警卫队指挥部就报告说,俘虏已多得无法清点,下午,西迪巴腊尼即被英国部队占领了。11日,英国第16摩托化步兵旅和澳大利亚第6师继续乘胜追击意大利溃军。12日,丘吉尔在下院报告说,布克布克和西迪巴腊尼周围的全部海滨地区都已控制在英联邦部队手中。已将7000名俘虏送到了马特鲁港。

“我们还不知道有多少意大利人被包围,但是,如果说,至少有三师意军的精锐,其中包括许许多多(黑衫党)组织,不是被歼灭,就是被俘虏,却是不足为奇的。现在正一鼓作气地继续向西追击。空军正在轰炸,海军正对准敌人退却的主要公路轰击,并且已接获报告,另外又有大量的俘获。”仅仅在三四个月以前,丘吉尔对埃及的防卫还感到很担心,而此刻,他的忧虑却已一扫而空了。

12月12日,在西迪巴腊尼的最终胜利已确定无疑时,韦维尔将军“主动地采取了一项明智而大胆的决策”,把通常情况下本应留作总预备队的刚从战场上替换下来的第四英印师,立刻调往厄立特里亚,与第五英印师一起参加由普拉特将军指挥的埃塞俄比亚战役。在经过700多英里的长途跋涉之后,他们很快又投入了战斗。这一行动对克伦之战的胜利和埃塞俄比亚的解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月16日,丘吉尔明确指示韦维尔:“现在你们的首要任务是粉碎意大利陆军,并尽最大的努力把他们逐出非洲海岸。”在作了一些具体要求之后他又指出,“拿破仑的铭言‘击溃主力,其余便迎刃而解’,应该记取。我必须重申我在上封电报里提出的主张:进行两栖作战,并在敌后登陆,以便切断敌军部队并使我军能由海上运送物资和军队。”

意军在西迪巴腊尼失利的消息,对还在作着重建古罗马帝国美梦的墨索里尼不啻晴天霹雳。故作镇静的“领袖”希望事态能得到制止,局势尚可挽回。于是,“1940年12月17日,领袖给总参谋长卡瓦莱罗一信,语气严厉,命令部队与阵地共存亡。‘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命令’,他写道,‘而且是我们国家的命令’。但愿这一鞭子能够奏效。”

墨索里尼的主观意愿并不能阻挡英军的前进步伐。1941年1月3日,英联邦军队又对巴迪亚展开了猛烈进攻。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一营澳大利亚部队攻占了西边外围阵地的一个据点,随后两个澳大利亚旅继续进攻并向侧翼清扫外围。

这些澳大利亚士兵唱着一首才从美国电影中学来的诙谐歌曲,向敌人的阵地发起冲锋。4日,在步兵支援下,英军的“马蒂尔达”坦克攻入了巴迪亚;5日迫使守城意军投降。英军在这次战斗中共俘虏敌军45000人,缴获了462门大炮。

1月6日,英军的进攻矛头又转向了托卜鲁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