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演变成技术和资本的最大市场。这正是中日经济的互补特征:日本占有高端,中国占有低端。日本如果能够发挥先行优势和地缘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进占中国技术、高技术产品和资本市场,则可以一举突破10年经济徘徊局面,实现再次经济振兴。
特别重要的是,进占中国的高端市场,无需压低日元汇率。
日本政治家应该并不笨,自然懂得该怎么做。
这本来给我们提供了联日制美的经济基础,这是一个历史的机会。
只要能够在政治上中立日本,那么美国的对华封锁政策就不可能成功。六-四风波之后,美国要对我们搞经济制裁,那是变相的经济封锁,但是日本资产阶级就是出于经济考虑,率先与我们做生意,结果引起欧洲国家的连锁反应,立即就化解了美国发起的经济制裁。
中央政治局委员、对日谈判代表团团长奉命执行“把那个人放了”的工作。
那个人的档案就摊在办公桌上,团长已匆匆看了一遍,触目惊心。
此人一去,中日关系必然彻底破裂,负责了二十年的对日统战工作的心血,很可能就此毁于一旦!
对日本来说,近20年的头等大事就是经济复苏。
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后,几次力图振作经济,都未能成功,已经到了国家兴衰成败关头。能否经济复苏,也决定日本的政党轮替和内阁执政地位的稳固。
如果能够进一步与日本结成某种程度的统一战线,那么就可以牵制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压住台独,促成国家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在民进党掌握台湾政权之后,联日有了急迫性,我们沿用经济手段为政治目标服务的政策,对日本伸出了高铁、经贸之类的经济橄榄枝,统战日本主张对华合作的资产阶级,影响其政府,换取日本在国际政治上的合作,首先就是为了台湾问题。
不过,事情坏在下面几个没出息又糊涂的知识分子身上,借着我们的对日经济统战,他们提出所谓“对日新思维”,以推行对日亲善为由,竟然主张为日本侵华历史洗刷罪恶,呼吁中国人民忘掉这些历史,为日本右翼的精神奴役中国张目,这就本末倒置了。
日本曾经尝试了两大方法实现经济复苏。
一是极力降低日元汇率,以出口带动发展。但是这个手段已经用到极限。因为利率已经接近于零,无法再降。央行干预,能量有限,且没有美国的配合,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是授柄于人。
二是使用数十兆日元解决银行坏帐问题,但是如此低的再贴现率,银根实在松垮,银行本业不兴,坏帐不断孳生;何况为此政府要承担债务;不能治本。
近年出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崛起。
一方面,中国取代日本的传统地位,成为最大的美国贸易逆差制造者,2004年美国对华逆差高达1300多亿美元,达到日本人创造的对美顺差的两倍规模。美国作为日本的传统出口市场,正在面临中国的强有力竞争,日本正在退居次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