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外层泡塑内是内层钢板,厚约10厘米,它即是船体的强度钢结构,也阻挡了残余冲击。
内层钢板之内就是中心舱室区间,可放置设备、人员,也可作为飞机的机库。2-3架飞机使用一个机库,高度分散放置,机库间以数米-十几米厚的泡塑层和钢板隔离,即使一个机库被摧毁,其爆炸也不会引发其它飞机的连锁爆炸。
中心舱室的顶部和底部用厚钢板(充当甲板、船底)和泡塑层来保护。中心舱室是非常安全的,要击穿其上下左右的保护层,除非多发鱼雷或炸弹导弹击中同一点先打穿数十厘米厚的钢板,再继续从这个破孔攻击打穿数米乃至数十米厚的泡塑层(普通的触发引信、磁性引信和近炸引信打在泡塑上是不爆炸的),而被炸成微小碎块的泡塑层还是原来的比重,依然对顶部钢板提供强大的浮力,所以无论多少发鱼雷也无法减小泡塑层提供的浮力,而鱼雷最后还要在同一点再击穿内层钢板,这需要上百发鱼雷炸弹连续击中同一点并且前、后的各发与中间的各发使用不同的引信,这是现行技术不可能做到的。
即使敌方做到用上百发鱼雷连续攻击同一点终于击穿了上述外围保护层,海水进入某个中心舱室,这时还可以用高压发泡装置迅速发泡填充这个舱室,将海水再从破口处挤出去。泡沫塑料用液状塑胶经压力气体发泡形成,这是成熟的工业技术。平时将发泡塑胶液储存于发泡罐内,发泡时将高压惰性气体注入将塑胶液吹成气泡迅速填满舱室,并凝固成塑胶气泡。吃水深在10米以内,气泡压力达到1个大气压就超过水压,因此塑胶气泡可以再将水挤出去。气泡内惰性气体是阻燃的,因此塑胶气泡填满舱室也就同时起到灭火、隔绝冲击的作用。对于舱室内的人员,在进水时应先逃出这个舱室,关闭水密门,再从舱室外开启发泡罐开关,就是说一个舱室内的发泡罐的打开开关是位于这个舱室之外的。气体发泡有多种方式,可以预储高压惰性气体,也可以预储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在需要发泡时混合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塑胶气泡,都属于成熟技术。
为了防止弹药燃油殉爆,将这些危险品放在最安全的地方——箱型钢梁之内。箱型钢梁是船体结构强度的需要,在横宽大于高度、顶层和底层厚度大于侧壁厚度时其抗弯截面模量与单位重量之比值得以优化提高,而这对于防护炸弹和鱼雷从顶部和底部的攻击也恰恰是有利的。箱形截面钢梁顶部具有足够厚度,上面再铺设2米厚的泡塑-白口铸铁板多层复合构成的保护层,最上面铺设工程尼龙板,构成飞机的6条主跑道。箱形截面主梁内分段隔成舱室,各舱室段间隔放置弹药和燃油间隔段被泡沫塑料填充。即使到了主梁内舱室面临被击穿的最后时刻,传感器探测到危险,还可以自动打开该段舱室内的自动发泡装置,自动喷发的塑胶气泡将每一枚炸弹完全包围形成隔绝空气和冲击波的隔绝层,弹药在隔绝了空气、火焰和冲击波的情形下是不会殉爆的。
这样的船内结构使海水永远无法进入、弹药燃油不会殉爆,构成不可摧毁的舰船被动防御系统。
中岳岛具有的大面积浮动甲板才得以利用巨大海浪能,常见的1.5米的浪高海况下,主飞行跑道的甲板接缝处摆动幅度极小,只有0.6度左右的摆动,可以忽略,加上使用弹性材料接缝,对飞机滑跑毫无影响。风浪很大时,用钢缆-铰链机构将前面几段浮动甲板收叠起来,覆盖在主船体上,也相当于增加了多层变向阻尼装甲。当需要起降运输机和轰炸机等大型飞机时,将各段浮动甲板全部展开铺设于海面。1.2米的浪高海况下5道铰链机构的轴输出功率达到400万千瓦,足以驱动庞大的战舰达到27节航速。当海面完全风平浪静时,军舰可以使用主飞轮电池储能驱动200小时,以23节行驶4600海里,或者以12节航速行驶1200小时、1万4千海里,这已实际构成依靠风浪能环球航行的能力。针对连续2个月风平浪静的极低概率的偶然情况,船上设置18台5000马力柴油机组,储备了3万吨柴油,构成单独使用柴油机组低速驱动军舰环球航行的能力。
.
船上设置18处带有整流罩的大直径高效率复合螺旋桨组,每道铰链两端各设一组螺旋桨,构成船的两侧各5组侧螺旋桨,船尾则分布了8部尾螺旋桨组。德国二战时的卑斯麦号超级战列舰曾经在几分钟内就击沉了英国最大的战列舰胡德号,但是在归途中终因螺旋桨被摧毁,军舰只能打转行驶,而被赶上来的压倒优势的英国舰队击沉。中岳岛的18处螺旋桨组的分散设置使得一组或机组螺旋桨故障或被摧毁并不影响军舰的驱动,军舰携带了18套备用螺旋桨组,更换抢修时间低于军舰主动防护能力下半数螺旋桨组战损的概率时间,卑斯麦号的悲剧因此不会出现。并且,多处螺旋桨可以利用推力不一致使船转向,甚至一侧的桨倒车可以使船急剧转向,转向机动性能大幅提高,也省却了船舵系统。
船体结构及其动力系统虽规模庞大,却是现行技术手段不难做到的,船的基础部分的造价仅不到总造价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