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地效机早就有了,是俄国人的发明,变轴向直升机也早就有了,是你们美国人先搞出来的,可是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这件事你们就想不到,现在已经吃了亏,还要把我当成直升机对付,那你可就要为愚蠢付出代价了。
801
中队指挥机为了躲避对公路桥的空气燃料炸弹轰炸,跃上了300米的高度,才飞了不到10秒钟,就被距离13千米的美军直升机群雷达侦测到了。
802
美军第82空降师陆航团团长正在这个直升机群里,团主力已展开对大不里士伊军的垂直攻击,团长认为那是一场不对称作战,自己带着团部和一个中队在后面跟进飞行,应该是很安全的。
但是,这两点判断都不大对。他的机群很快就遭到了不对称的攻击,成为整个团位于最危险方向上的前锋。
799
沿着公路攻击长串直线排列的装甲车队有违战术教程,这样就使得车队两端装甲车的机枪可以朝一个方向持续射击一段稍长的时间。应该S型反复穿越装甲车队进行攻击,车载机枪在近距离跟瞄超低空高速急遽变向的蛇行飞行物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打上几发也无法穿透地效机的等效重装甲,而拥有强穿甲能力的坦克炮却根本不可能跟瞄这样飞行的目标,同理,短程导弹也难以跟瞄。变轴向地效机的两翼螺旋桨可以有不同的转速,甚至一个正转一个倒转,使得这种飞机可以极其敏锐地变向贴地飞行,要打中这样的目标,除了人力控制的机枪,别的武器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范中队长知道公路两边的山体使得S型反复穿越公路是不可能的,不过美军初次面对地效机的陆上攻击,还没有这方面的应对战术、教程和训练,而且,这队车辆此刻也来不及反应。
中队指挥机沿着公路在美军车队的头顶上1米笔直地飞过,机炮在火控计算机控制下有节奏地垂直向下射出了300多发50穿甲弹和高爆弹,炮口火焰几乎烧着了卡车上的蓬布,这个车队的美军还是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化作了硝烟灰烬。
地效机挨了不知谁打的几十发机枪子弹,叮叮当当的听了个响,也没感到什么痛痒,再调头回来,目视看见3号机从桥梁上一掠而过,范中队长立即命令拔高到300米高度。
团长所在的电战指挥直升机雷达看到了13千米外南方300米高度的一架特大型飞行物,计算机对照资料库无法找到对应的机型,只是模糊判断那是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团长却心中一惊:伊朗军队没有这么大型的直升机,中国人还很远,难道是德黑兰方向的俄军到了?如果是俄军,那么就必须立即向上报告,并且,没有命令不得对俄军擅自发起攻击。
团长立即向师部报告这一情况,得到的命令是“必须尽快侦察清楚”。
团长带着机群转向南面拉开,开始向马尔米耶湖方向侦察搜索飞行。
803
中队指挥机的被动雷达接到北面美军直升机群雷达照射的信号,与我机主动雷达侦测到的美机群方位一致,范中队长立即明白美国人看见自己了。随后,发现美军直升机机群转向自己这个方向展开,以500米的高度搜索飞行,心中暗暗冷笑对面美军指挥官的愚蠢。
800
一中队的3号地效机接近公路桥到600米拔高跃起,穿越桥梁200米后,导弹发射器射出一枚当量200公斤TNT的空气燃料战斗部导弹,在30多米高的中间桥洞下炸散成一片乳云,随即被钠起爆器点燃,
混凝土特性是非常耐压,但是抗拉强度很差,所以沉重的车队从拱顶通过给桥梁带来的压力它可以承受,但是从拱型桥洞里从内向外的爆炸沿拱洞内壁施加上万吨的总压力,这个内张力转换为沿桥梁截面的拉力就远远超过了钢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公路桥中部飞散成碎块,冲向半空。
8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