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扬州城内秦淮河
不出意外蛮宗未来的族长,便是落在这两人其中一人头上。
足以让炼狱魔宗看到蛮宗的态度,让其知难而退。
眉目日渐俊朗清逸的少年站在船头,望着两岸楼台上伸手招摇的娇媚女子,眉头直跳,对迎面扑来的那股子胭脂气颇感不适应,不过却也没有露出什么厌恶的情绪。
两岸娇yin吆喝,笙旗飘动,热闹非凡,开窗楼台大多悬挂红布往秦淮河上揽客,而这揽客的生意竟大多是男觅女闺的勾栏营生,你看那边,直白点的就写上“巫山**”,抬头一看,有含蓄摇曳的便上书“君来莫走”,旁边再站上一个两个身姿娇态媚意动人的人儿招手甩巾,若是换做个定力差点的小人儿保准就要面红耳赤春心大动。
江南风光无限好,秦淮河上多娇俏,说的不正是眼前此景么。
船老大是个年过半百有多的老头儿,迫于生计在秦淮上混口饭吃,这一混注定也差不多是要一辈子的,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游人见过不少,即便是在扬州姿色都能排得上出众的俏娇娘都有幸载过一两回,只不过,这回船上的两位客人前来搭船时,还是着实让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汉,惊为天人了一把。
尤其是船舱里面那位,一身白衣飘飘,真个好似画中仙子一般,就是扬州里最大花楼,花满楼里的花魁美貌也差不离了罢。就是冷了一些,在同条船上,都感觉这女娃好像……感觉就好像山顶上摸不着摘不到的鲜花,老汉没读过书,形容不出来,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在大秦边界有一条绵延长河,源头位于无尽山脉,自西向东,支流无数,大多往东南方向衍生而去,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位于此河以南径通南方道丰产富足的江南水道。
此河,界河。
大秦大周,便是以此河为界。
沿着界河最大的分支一路南下,便可直抵大周王朝有名的风月之城扬州城。大周王朝与大秦不同,由于河道众多,便以十八水道划分地域,尤以名门望族聚居的江南水道最为出名。
而扬州城,正是江南水道最为繁华的城池。
这两位男的俊朗女的娇俏的,就是这气质,饶是老汉没甚见识,还是觉得不太多见,不得了哦。
站在船头观望的少年,看得有趣,好一会回过头来,嘴角微翘,对卖力撑杆划船的老汉,笑问道:“老丈,这扬州城天天个儿这么热闹的么?”
这少年不别人,正是从界河乘水一路南下大周而来的秦明。
此时距秦明与蛮宗老祖宗的见面已有两个多月时间,他与蛮宗老祖宗谈话的内容除了二人之外再无第二个人知道,他从蛮宗老祖宗口中得知的一些事情足够骇人听闻,一些事情甚至威胁到了他本身,这也是他与孟浪回到神手谷与慕容倩孟雪二人回合后,便决定立马去寻找两样至阳之物至寒之物的原因,希望能够早日摆脱天脉的束缚。
而蛮宗也答应了孟浪的请求,派出族中高手与兄妹两人一同前去云梦国,援助其父亲,甚至为了向大周魔道炼狱魔宗表示蛮宗对孟家的庇佑,蛮宗老祖宗还让黎蛮父子跟了过去。
进入此城后,界河另有名堂,名曰秦淮,贯穿整个扬州城。秦淮之中尽是凌波画舫,两岸尽是酒家楼台,岸上尽是烟花柳巷,寻花问柳之人最爱去之地,英雄壮士的豪壮气概到了这里都要化作扬州女子的绕指柔,这便是风月城的由来。
大秦人尚武,然而到了大周,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却隐隐有了由武转的趋势,别看大周一直都有朝内军力第一的黄巾军派守界河,其实十余年里大多都只是与大秦南离城疆境小打小闹,明眼人都看得出大周已经没有了当初跟大秦分据南北的魄力,根本再无心争夺疆土。
其王朝内人风气十足,商业大行其道,经济出奇的繁荣,扬州城便是大周王朝现如今境况的一个小的缩影。
秦淮入口,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小商船,悄然划进了扬州城。
船上除了船老大,只有一男一女乘客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