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夫子的学问倒是好,可惜……”
孩子写烦了那几个字,又开始自言自语,话没说完,就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人……”
他站起身,正要起身向外探视,却已有一群人推门进来。这些人都身穿一式棉袍,披着黑色大麾。虽进了店,却并不除去帽子。孩子一时忘了招呼他们,只是好奇的打量着。当他的目光转到中间似乎是首领的那人脸上时,眼中惊过一些惊异。
“老板!你们老板呢?”
大汉中的一人问着,却径自向后院走去。孩子忙收回自己的目光,抢在这人之前向后院跑去,大喊:“岳老板,岳老板,有客人来了!”“叫魂啊!臭小鬼!有客人你不招呼鬼叫个啥!”
“………”
“总之,你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将来存些钱,也可以做个小本生意什么的。凭你的这份机灵,搞不好将来会是个人物。”“……周大叔……我义父他……”
“喂,义气小子,先说好,虽然我们感情不错,你也不能把这个包袱抛给我!那个死懒鬼,我痰迷了心窍才会像你一样养着他。”“不是,我是说,如果你有时间,不如代我劝劝义父,以他的才学,到大户人家谋个教书先生之类的活计,至少可以求个温饱。”“你……义气小子……”
边走边谈。破旧的武圣庙已经在眼前了。那岳姓老板就等在庙前。念义本想再去拜别朱夫子,可老头不知是不是有些愧意,躲起来避而不见。念义无法,只能告别了了庙里众丐,随那岳老板离开。转过身,最后看一眼南京城,念义莫明的有些伤感。
其实到这里生活前后也不过才一季的光景,却好象,他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一般留恋。今后,恐怕再机会捧着破碗,穿棱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也没空闲,自三姑六婆的闲言碎语中听得那些西门家、聂府的八卦琐事。念义轻笑,脑中最后闪过的是一袭青衫,和一张有些模糊的笑脸。
那岳老板一边骂着,一边从后院走了过来。见到这群透着诡异的大汉,自己也不由襟了声。愣了片刻,才推起一脸笑容:“客倌是打尖还是住店?啊,小人问的愚蠢了,都这个时候了,赶不及进城,当然是……”他的热情话未完,就被那大汉急燥的一挥手,止住了后面的话语。
(二)
四通客栈,是通往南京城的官道上的一家小旅馆。往来南京城的客商如果赶不及入城,少不得要在这里打尖留宿。此时,已是年关。往来客商已渐少。不过酉时,店里已空无一人。连老板都躲进后院休息,只剩一个瘦小的孩子留下照顾店面。那孩子跑前跑后的把桌椅摆放整齐,又拿出笤帚扫了地,把小店打扫干净,才坐在火炉前暖暖身子。夜深人静,月明星稀,一片静寂,只是那青色的酒蟠在风中舞的狂乱。
那孩子一边伸手烤着火,嘴里一边轻声念叨着什么。念了会儿,又用手指在自己腿上画着什么。仔细看,他原来是在写字。
“生……意……兴……隆……通……四……海……”
他边念边写,小脸非常认真。这本是挂在客栈门外的对联上句。除夕贴春联庆新春的习俗,始于南朝,盛于大明。洪武帝朱元璋就积极倡导新春联,曾令春联要用朱砂染笺,名之“万年红”,百多年来,春联遍及大江南北,久盛不衰。这孩子一人看店闲着无聊,就比着那门上的春联写画,久而久之,这几个字倒是记的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