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对着西门笑询问的目光,西门义低头,细想了一阵,才又说道:“之前,我只想做你的\'义弟\'……可是现在,我也想做\'恩弟\'的\'义三哥\'……”
(三)
在西门义过去听来的传说中,西门恩一直是个悲剧形象。对西门家的传说持同情态度的人说他是个“命犯太岁的可怜孩子”,而另些抱着看好戏心情,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则预言——“他即使不病死,也总有一天会被两个没血缘关系的兄长做掉”。对以上这两种看法,西门义都相当不以为然。在他的想象中,这种倍受家人宠爱的病秧子的小少爷,一定身体娇贵却脾气暴躁。至少,在朱夫子讲给他听的故事里,都有不少可以让他用来代入的形象。而那些形象的成长完成形,则是些有名暴力男。但是真正见到本尊,西门义才发现,这个恩弟是个很好相处的孩子。他话不多,却非常乖巧。
第二次见面时,西门恩送了他的义三哥一个精巧木雕。是桃木雕的钟馗像。那是西门笑在他生日时送的礼物。据说请高僧施过法,有避邪的作用。西门义本是不好意思收的,但却不想扫了那孩子的兴,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又摆在西门恩的床头了。“恩弟,这个现在是我的了。不过,我先把它留在你身边,让他替我保佑着你,你以后看到他,就想起我,晚上也就不会害怕了,对吧!”
“义弟。我不瞒你,你、我,包括你外出学武的永二哥在内,咱们西门家义子的存在就是为了守护\'恩弟\'.他是唯一有西门家血脉的人,义父给他起名\'恩\',是要咱们记得西门家的这份\'恩\'.可咱们的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却又是义父也管不到的了。我深感义父的养育之恩,固然是会谨记义父的教诲,好好守护这个家,可我并不强求你也一样。你长大了,若不喜欢这里,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的。所以,我去掉那个\'念\'字,叫你不必再\'念\'\'义\'.只是,你名字里的\'义\'却还在,是要\'重情重义\',还是要\'忘恩负义\',一切都要靠你自身的意志来选择。当然,我想,你是不会做出让我失望的选择的。”“大哥,你这当是在诱导问案吗。说的我就算想\'背信弃义\'也都不好意思了。”“呵呵。来吧,我带你瞧瞧咱们的小恩弟。”
做为南京城属一属二的大户,西门府当然规模不凡。只是,按当时皇家规定,民间主宅不得与王族勋戚相匹敌,西门家先代有人久居官场,深谙此道,故虽家产万贯财可通神,却也不敢妄趱。建府时,又特请了精于风水勘舆之术的先生指点,因此在布局、朝向、功能、装饰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外。整座宅院,座南朝北。因西门家是靠经商而发家的,而在《论衡?诘术》里的“图宅术”中说:“商家门不宜南向…商金,南方火也……”火克金为凶,而北方为水,金生水相生则吉。而在平面布置上,则采用左、中、右三条中轴线为一组的对称形式,以四合院为基础,由四个相联的四合院组成五进穿堂式。各院主轴线上由北至高分置门厅、轿厅、大厅、后厅和后堂正进。最后一进的“守福院”,就是西门家唯一的血脉西门恩的居所。
随西门笑走进“守福院”,东张西望的打量着这面阔三间,以墙垣隔成院落,西门义心下多少有些忐忑。他会答应成为西门家养子,完全只是想要西门笑这样一个大哥,但,是否能对那个未曾谋面据说是个“很有趣的人”的西门永,以及这唯一继承了西门家血脉的“恩弟”,产生同样的感情。西门义可完全没有自信。西门笑或许还没察觉,但西门义知道,他骨子里是有股令自己也颇头痛的执拗和别扭。若是……无法像对西门笑一样,喜欢上那“名义上”的兄弟……
推开紧掩的房门,进入到一间有些闷的有些透不过气来小房子。房内的窗户均挂上了厚厚的布帘,再加上浓郁不散的药草味,以至于西门义产生了一些不真实的感觉。和外面的大堂相比,房内的陈设也简单的可怜。只有一张桌子、一座烧的正旺的火炉,和一张红木大床。屋内透光极差,西门义努力睁大眼晴,只看到床上隐约躺了个小小的孩子。“这就是恩弟。”
拉着西门义的手,走近那红木床,西门笑怜爱的说着。
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西门义仔细观察那睡着的孩子——从西门笑口中得知,这孩子已经七岁了,却看上去远较实际年龄小。他面目是十分清俊,五官如画,却太过白晰,也太瘦。双颊深深下凹,眼窝也显得格外大,一双薄唇干裂且没有血色。西门义本身也非常瘦小,可和这孩子一比,就算太过健康了。
他的视线向下移,看到这孩子露到薄被外面的一双手。手臂瘦如骨柴,皮肤紧巴巴的粘在上面,隐约可见肤下青色的筋脉。西门笑轻叹一声,将他的手向被中放了放。示意西门义一起出门。这轻微的动作,却也惊醒了那孩子。他睁看眼,看清站在身边的人,好奇的目光多在西门义面上停留了片刻,才怯怯的开口了:“笑大哥……”“恩弟,这就是我昨天给你提过的义三哥。从今天起,你又多了个哥哥了。”那孩子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在西门义脸上反复看了许久,才扯起嘴角,露出一个有些骇人的笑容:“义三哥……”他叫完,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咳了起来。西门笑忙示意他不要再开口,又替他掖了掖被子,安抚了他好一阵子,才和西门义退出门外。
直到出了那个黑暗的小空间,西门义紧憋的一口气才吐出来。
“大哥……”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