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肠案 第22章:提审嫌疑人,从感情牌打起
“事后有人分析啊,姑姥爷的离开也不单是因为这个孩子,更多的原因还是说是姑奶奶不能生孩子。”
“那这么一来,就更没亲戚愿意收养了,不仅村里人欺负,连路过的狗都得冲他叫两声。”
我讲的很仔细,但越往下讲,他的烟抽得越快。
我只能给旁边的警员使眼色,给他又点上了一根烟。
我看着他夹着烟颤抖的手,把背熟的资料继续往下讲:
“后来老天还是睁眼了,他爷爷有个妹妹,四十多岁。按照孩他爷爷那边的辈分来讲,算是很年轻的姑奶奶了。”
“那个时候村里的生活都不是很富裕,只能靠种点地,收点粮食,忙忙碌碌的过个日子。”
“也没有太好的化肥,有条件的自己上点大粪,也都是农民自己留种子。”
“这种子种上几季,产量也没那么高了,只能村民之间时不时的换着种子来种。”
“然而那个孩子呢,恰巧是个男孩,亲戚也不多,就没人愿意收养。”
“因为是男孩的话基本上就算是白养了,弄不巧长大了还得搭钱、分房子、分地。”
“这个姑奶奶身体也不是很好,全靠着那个姑姥爷照顾。”
“姑奶奶心善,就带着这个孩子挨家挨户的敲门,几乎是把所有亲戚的大门都敲遍了。”
“她苦苦哀求大家收养这个孩子吧,但是没有一个人给好脸色,以至于后来大家都躲着他们走。”
“姑奶奶一气之下,当着众人的面就说了:‘你们都不养,我来养,我活一天我养一天。’”
“后来怎么着呢,那姑姥爷因为这事和姑奶奶大吵一架,最后带着家产也走了。”
“那个年代谁家也都不缺孩子,换作女孩还能有人要,女孩养大了还能换些彩礼过来。”
“所以那男孩就没办法,一个人守着老房子吃百家饭,倒是也能活。”
“可是有一年春节,打外地来了个亲戚,三忽悠两忽悠之下,就把这个孩子父母留下的老房子也卖了。”
“打那时起,那个孩子就在稻草垛里挺过了那个冬天。”
“也是因为那个冬天啊,这孩子生了个大病,熬过去之后差点成傻子,就成结巴了,时不时还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