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斯大L虽然有足够骄傲的理由,然而这种骄傲并不能给吴克带来任何威胁,因此,尽管斯大L指示谈判人员从远东利益和自己地面子出发,开出一个又一个不合理的要求,却在吴克面前被一一毫不留情的拒绝。
直至最后,吴克甚至直接的表示出对俄谈判人员的厌烦,警告他们不是卫国军在恳求俄国给与帮助,而是俄国需要卫国军的合作。同时吴克向俄谈判人员直接指出,如果俄方没有应该持有真诚的合作态度,将双方的地位提到平等位置上,那么所谓合作大可不必再谈。
吴克是真的给这些俄国熊的傲慢和无理刺激的愤怒了,希特勒够狂妄了,但在与德进行谈判时,吴克也没有受过这般轻视。似乎自吴克开始谈判以来,一直都只有他讹诈别人的份,而此时这些不知所谓的家伙,竟然想要凭借自己大国的身份讹诈自己,真是非常可笑。为此,吴克真的是一点面子都没有给这些俄国佬,他觉得有必要让这些俄国佬搞搞清楚,谁才是迫切需要进行合作的对象。
因日军进击迅速,远东局势正在不断恶化,出于对战局的考虑,斯大L虽然狂妄,却也非常担心在华北的日军快速进入远东,最后,狂傲的斯大L同志不得不放下他那些毫不道理的要求,命令谈判人员与吴克进行平等的协商。
斯大L这以转变,让谈判才得以继续下去。接着在双方的努力下,吴克答应在近期内尽力阻止华北日军向远东抽调,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天津方向适时发动一些针对日关东军的军事行动,策应俄远东战争。
另外,蒋介S与英、美、法、德私下里勾勾搭搭不断与日军进行谈判,并且所有军事行动开始对俄派入其部队中的军事顾问进行保密,这使得朱可夫在临走之前,对国民政府的做法非常失望。因此在随后与斯大L的电报中,建议斯大林开始选择新的合作对象,以达到对日军进行牵制的目的。
斯大林通过情报证实,日军有将在中国华北的军队调入远东的迹象,为远东战事计,在对国民政府进行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斯大L通过情报组织,立刻将目光投向了在中国抗日最坚决,并且连续取得胜利的卫国军。
对于连续给日军重创的卫国军,朱可夫在回到莫斯科后,面对斯大L的咨询也连连称道,极力赞扬这支非蒋介S政府控制的部队,作战非常顽强、大胆,且与日军充满不可调和的仇恨。这一点,朱可夫从吴克部多次重创日军,且为报复日军的病毒攻击,发布的那次“杀俘声明”入手,详细向斯大L进行说明。
当然,朱可夫也从中国形式出发,告诉斯大L未来中国很可能将是以卫国军作为主导,而他们在欧洲最大的威胁德国,正在积极与这股是势力进行合作,所以俄国也应该迅速争取与这股势力取得合作,避免将来给自己造成麻烦。
朱可夫这些观察分析,让斯大L在结合情报之后,觉得中国政局以及军事局面已经不再蒋的掌握之中。而吴克这个战绩非凡地地方势力,实际上已经在抗战中取代了蒋的地位。因此这支似乎与德、美都有关系,又与日军不可调和的部队,其实正是自己要找的合作伙伴。
同时。也因为卫国军地位置,恰好可以对日军关东军自南部构成最大威胁,并且以卫国军的战绩,这种威胁是日军所不能不顾忌的。因此斯大林当即指示驻中国情报人员。撇开南京政府秘密与吴克部进行接触,以取得相互信任和合作。
对于送上门来的好处,吴克当然不会拒绝,而且这样地好处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即使日后翻脸,吴克也不会因此而有心理负担。当俄联络人员与吴克开始接触后,吴克立刻就答应俄方关于共同对付日军的要求。..
不过,双方在协商过程中,斯大L出于大国领袖的身份,对吴克这个地方小势力充分体现了他的傲慢。在双方进行协商的过程中。他甚至指示俄谈判人员在谈判中要求吴克,带领所有兵力立刻自天津北上,强攻山海关。向日军在辽东的基地进击。
这对吴克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不说山东、河北刚刚占领。卫国军在这些地方还未能获得巩固,但就河北、山东还存在日军,也决定了吴克不可能就此对两地放手。同时,自天津攻击关东日军,所要面对的是一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要地的长城防线,吴克不觉得以自己现在地实力,可以迅速攻克这些地方。
因此,在对俄谈判人员这种无理要求,吴克毫不客气的答复他们:“请各位转告贵国领袖,卫国军不是俄国军队,没有必要损失自己的利益为俄国地远东战事负责,我们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对双方都有利地基础上,如果抛弃这个基础,我不觉得还有合作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