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老将李靖非常明白这一点。如果只是因为伏允擅长逃跑,马没有草吃,人没有水喝,大部分人建议退兵来年再战的话,此次用兵的耗费都将白费,敌人也会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要知道,我方在被煎熬的同时,敌军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耐力,拼的就是坚持。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
第16节:谋攻篇原文
1.打仗的目的是夺取敌人的国家和人民,并不一定非要打个你死我活的,等真的夺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人民都残废了,你还得养着;宫殿都变废墟了,你还得重修;女人们都被毁容了,你还得大哭一场;更要命的就是在互砍的过程中你的士兵也死伤无数。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划不来的事情么?所以我们要用温柔一点,婉转一些的手法来打仗,最理想的状况就是不用打而让敌人屈服。
2.就像很会杀牛的庖丁不一定会杀鸡,很能跑的千里马不一定会耕田,很有威力的原子弹不一定能炸死蚊子一样,你当了国家的老大并不一定就很会打仗。你如果熟读了这本《孙子兵法》倒也罢了,怕就怕你本来什么都不懂却还要指手画脚,让你派出去的将军左右为难,这样必将贻误战机铸就惨败。
李世民道:“这怎么行呢?将军打了一辈子的仗了,难得在家享几天清福,可是将军的要求又这么强烈,朕也实在是不忍心不让你去啊,那就这么定了。大家注意,现在听封了。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
李靖率领着大军于公元635年4月到达鄯州。根据吐谷浑人“人一来就跑,人一走就上”的歪毛病,李靖制定了“长途奔袭,速战速决”的战略决策,并决定以吐谷浑可汗伏允为目标发动战争。五路大军做了如下布势:兵部尚书侯君集出积石镇;岷州都督李道彦出赤水;刑部尚书李道宗出鄯善;利州刺史高甑生出盐泽;凉州都督李大亮出且末。吐谷浑可汗伏允听说之后明白了这次唐朝是来跟他玩真的了,立刻展示出他们多年来练就的逃跑经验往西遁去,李靖立刻带兵追击,伏允再能跑,也终究跑不出李靖的手掌心,十天之后李靖在库山追上了伏允。伏允凭借着险峻的地形死守阵地,李靖派了千余骑精兵绕过库山,对伏允形成夹攻之势。伏允先是没料到唐军能够追上自己,说:“哇,叫李靖的难道都会飞么?”接着没料到自己会被前后夹击,说:“啊,难道不但会飞还会地遁?”两个没有料到让他乱了阵脚,慌乱之中,丢弃了大量的战备物资,落荒而逃。为了防止李靖的追击,他边跑边放火,将离离原上草烧了个干干净净。
第15节:离离原上草,放火烧光光(3)
“你又瘦了,毛都竖起来了。”
“你也瘦多了,现在看上去眼睛更大了。”
“兄弟们,不行了,我要饿晕了。再见!”
以上的这几句对话来自唐军的战马,因为伏允将草都烧光了,战马没有野草可吃,各个面黄肌瘦,走路摇摇晃晃,时常有马饿晕过去将马背上的人扔在地上的事情发生。众将领见此情况,纷纷建议李靖说不如暂时将部队退回鄯州,等被烧光的草再长起来之后再追剿伏允。李靖的回答是:“等草再长起来?怎么不等伏允老死过去?那样我们追都不用追了。现在他们锐气已失,乘胜追击才是最好的选择,等他们元气恢复之后,就更加不好对付了。”还好有尚书侯君集的支持,李靖兵分两路,对伏允进行了不舍的穷追,伏允走投无路逃进了沙漠。李靖身先士卒,追进了沙漠。
“这日子没法过了,没吃的倒也就罢了,现在还要喝我们的血。”
“我不行了,身上已经有三个洞了。他们还要不时地拔掉洞上的塞子喝我的血,生不如死啊!”
上面这两句对话同样来自唐军战马。沙漠里面酷热难当,大家渴得冒烟,只好用马血来解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牺牲,在突伦川附近伏允又被追上了,刚刚在帐篷里面准备铺床睡觉的伏允吓了一跳道:“不是吧,神仙也没有这么快的!”接着上马率领着部分亲信冲了出去逃往沙漠深处,他的儿子率众投了降。逃入沙漠深处的伏允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觉得人生已经了无意义,于是自杀身亡。吐谷浑伏允之乱自此平定,丝绸之路再次畅通开来,李靖亦被改封为卫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