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24节:译文
【译文】
孙子教导我们说:历史上善于打仗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创造自己不让敌人打败的条件,然后再盯着敌人找可以搞定对方的时机。这样做的原因在于,能保证不让敌人打败在于咱们自己的努力,你可以修修城墙,挖挖陷阱让敌人不容易打过来,也可以给官兵们补补营养让他们各个身体倍儿棒,这些都是我们能做的,而要打败敌人就在于对方有没有纰漏或者空隙让我们乘机了。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并不是每次都能打败敌人但至少可以做到不被敌人打败,不至于你给了他十万人最后就回来他一个而且还是个残废。根据我们前面的章节,胜利是可以预料的,但并不是预料到了胜利就能胜利的,蛮干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这就好比你面前有一个小孩拿着一个棒棒糖,你要去抢,而你事先已经知道了这个小孩他强壮的父亲和骁勇的母亲都上班去了,而方圆十里之内没有一个人会出来救他,因为为了抢这个棒棒糖你已经给周围的人塞了钱,而且你也了解到了那只是一个普通的三岁小孩,而不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按说你现在可以完全预料到你能够抢来那个棒棒糖的,你盯着他手里的棒棒糖,大喊着打劫向他冲将过去,还没冲到的时候他就转身将棒棒糖插到了旁边的一坨便便上,而且是头向下地插进去。结果你还是没能抢到,这就是你蛮干的结果,如果你能温柔地走过去,哄着他然后把握住那个棒棒糖的话,你最后是可以成功的。不会被敌人战胜,在于你自己严密地防守和对官兵们的营养补得好;可以战胜敌人,在于你能够乘机进攻。我们之所以防守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个人爱好是防守,也不是因为晚上梦到观音菩萨让我们防守,而是因为我们的力量不够,进攻是要吃亏的。我们之所以进攻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喜欢歇着,也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动症,而是因为我们力量强大,能够战胜敌人。善于防守的部队,就像隐藏在好深好深的地下一样,让敌人打着灯笼都找不见;善于进攻的军队,就像是忽然从好高好高的天上自由落体下来一样,即便敌人事先派了最能干的狗仔队,都一点消息也没有收到,这样的话就可以保全自己而大获全胜了。
能预见到大多数人都能预见的胜利并不算是最好的,打了胜仗天下人都仰慕你的也不算是最好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能举起头发的并不算力气大(除非是一卡车头发),能看到太阳和月亮的不算眼神好(除非是闭着眼睛),能听得见雷声响的并不算耳朵灵(除非是火星上的雷声),会说“Hello”的并不算是英文好,能跑过乌龟的千里马并不算是跑得快。古代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是指能够取胜于很容易打败的敌人的人。所以,说善于打仗的人智商都超过二百,各个都会降龙十八掌只是你们这些升斗市民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谁说会打仗的人不能是弱智,不能是秃顶。他们之所以能够打败敌人是因为在事先已经下足了功夫,已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又在作战措施上稳扎稳打,不出差错,这样才打了胜仗的。
[孙子兵法第四篇军形篇]
第23节:军形篇原文
1.喜欢一上来就冲上去砍的人并不是善于打仗的人,而是善于送死的人。所谓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也不可无的意思就是:首先你要能做好防备敌人的工作,然后才可盯着敌人瞅机会干他。一味地蛮干是要坏事的。
2.总能打胜仗的人并不是真的因为他在战场上有多能打,而应该是在上战场之前本来就已经注定了他要打胜仗,他上去只是跑趟龙套而已。
军形篇
孙子兵法军形篇第四军形篇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