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868新风暴 > 第三十五章 群英会

第三十五章 群英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好啊!今天是我从美国回来以后最开心的一天,梁学弟,我们肯定不会推辞,就看你的了”。

梁思瀚看着黄宽说道:“那我就借用黄学长那天讲的一句话: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与诸位共勉!”

“是这么个道理”华衡芳表示赞同:“梁小弟的方法真是绝妙,说白了就是让出一小部分利益,更快更好的办成这个公司,可这种情况只能在他这种私人企业里实行,象我们这种官办企业就实行不了”。

“小兄弟果真大才也!所谓有志不在年高,看来我们这群成年人比起你来差远了”李善兰也开口赞道。

“先生谬赞了!小子能办成这些事还不是依仗了家里的人力财力。不过我办企业只是希望能获取财力,帮助我办教育,因为办企业顶多能够发家致富,只有办教育才能让我们中国有希望,让我们这个民族有希望”。

“好!”容闳听了再也忍不住了,拍了一下桌子就站了起来:“梁学弟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啊,我们去了外国才知道他们有多么强大,可我们为什么落后呢?归根结底就是教育落后了,整个大清没有一所教授科学技术的学校,整个大清的科技人才就是在座的你们四位,你们是值得骄傲的,可这也是这个国家的悲哀,试想一个堂堂的天朝大国,却没人关心世界的发展,被洋人几次打进国门,依然没有惊醒,这不是悲哀吗?”

“学长所言极是,办教育是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可我们大清没钱吗?恐怕不是,大清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有八千万两银子,可每年要供养满人的铁杆庄稼需要四千万两,其它的部分需要供养军队,供养皇宫和朝廷百官,每年都是紧巴巴的。可如果没有这个铁杆庄稼的负担,四千万两银子可以办十所大学了吧,那么十年下来,就有一百所大学了,如果我们中华大地上有一百所大学,何愁中国不强大?何愁民族不强大?”梁思瀚继续分析道。

这一席话听得在座的几位都热血沸腾起来,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父子都是很聪明的人,因为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科举制度的失望,再加上家庭状况良好,才让他们走上了这条与大清读书人格格不入的学习之路,他们受过无数的冷嘲热讽还能坚持下来,证明了他们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他们明白只有科学技术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他们的坚持也是一份对祖国的热爱。

“所以小子才会下决心办这所上海理工大学,容学长,我希望这所理工大学以后能像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那样优秀,所以小子请诸位一起帮我达成这个心愿,这江南历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人杰地灵,以后我还要在这里办医学院,师范学院,商科律法学院,船舶航运学院,通讯工程学院,铁路交通学院等等更多的学校,要把上海建成中国的教育中心,我跟各位打个赌,如果各位鼎力相助,十年之内,这些学校肯定会在上海全部建成”。

众人听了将信将疑,却也不由得浑身热血,充满了劲道,李善兰带头叫道:“要真能办成这些学校,把我这把老骨头拆了都行,要是看到了这些学校,我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徐寿也站了起来:“要真能办成这些大事,别说鼎力相助,我们父子俩,不我还有一个小儿子,我们父子仨给你卖命都行,小兄弟只要管我们吃住就行”。

“哈哈哈,大善大善也!这种好事你们怎么能忘了我呢,算我一个!”华蘅芳大笑着加入进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