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蒸蒸日上
“行,有生意可做法国人肯定高兴,我让人通知他明天早上过来”,梁父显然觉得这是个合理的选择。
“镇西啊,你从小读的是西洋学校,如今再开始读四书五经,搏取科场功名的话恐怕为时已晚,为师觉得也没这个必要,还不如发挥你的长处,去西洋继续深造也好,在国内办学经商也好,都是一番历练,年轻人只有经过一番历练,才能成熟成长。你还这么年轻,现在也不必急于求成,多看多学,想必能找到一条属于你自己的道路。”曾国藩语重心长的教导这个新收的学生。
“谢恩师指点,学生也是这么想的,学生志不在官场。老师想必也有体验,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做起事来制约也多,有老师和诸位师兄在官场上照应着,学生做起事来必将事半功倍。”梁大少爷的观点独辟蹊径。
“嗯”曾国藩点点头表示肯定,他门生故旧很多,大多在官场发展,因为有了他的举荐,想在官场上获得一席之地易如反掌,如今他缺少的正是能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事的人,发起洋务运动的曾国藩深知,朝廷是不会真正支持洋务运动的,因为这些事都是汉人在操办,满人又干不了,大力支持洋务运动不等于在支持汉人吗?那满人的统治地位如何保证?拥有大量洋枪洋炮的汉人军队怎么管理?他们要是不听话造反怎么办?紫禁城里的那些人就是这么想的。
“说起来我虽然收了你做学生,却教不了你什么,只盼你能常怀为国为民之心,勤于学习,多做实事,就是给为师脸上增光了。”
“学生谨记恩师教诲,一定日日反省,克勤克俭,力争做出一番事业,不枉恩师给我取的镇西二字”。
“哈哈哈,好!你这孩子,真让人省心啊!行,那就这样吧,你和容闳回上海吧,那个上海理工大学的题字已经给他了,另外,你纪泽师兄近期会到上海海关任职,如果遇到什么难处就去找他,相信他能帮你处理的。”曾国藩又交代了一番,梁大少爷随即告别老师,回上海去了。
历史在这里已经改变,本来已经年届三十的曾纪泽此时并没有出仕,直到1878年为父守孝期满的的曾纪泽才被派往欧洲任驻英法公使,可见清廷对曾家的刻薄寡恩。也许是受了这个学生的影响,知道清朝已经时日无多的曾国藩也有了一些改变。
回到上海的梁大少爷得知,父亲已经把苏州河边的那块地给买下了,花了不到三万两银子,果然比外滩的三十五亩地还要便宜啊。一事不烦二主,干脆这上海理工大学的建设也让父亲负责吧,至于学校的设计就让容闳去操心吧,已经离家许久的梁大少爷想回广州了,想必现在的海南基地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吧,那里才是他的用武之地。
梁父这时却对他说:“帮我们设计天宝行上海分部的法国设计师莱恩想见见你,我跟他说了你上次提出的修改意见,他经过修改后觉得很满意,对你非常推崇,说想不到在远东也有人知道电梯,而且大楼加高两层后确实更加高大气派,你要不要见见他?”
“那就见见吧,这个设计师的水平还不错,要不教育中心的设计也交给他,虽然我们现在先建理工大学,但其它的各个学院迟早要建的,让他做一个整体的设计比较好,到时候要建哪一个直接按图纸建造就行了。这样整体的景观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