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泗水亭长
时势造英雄,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
始皇帝闭关一百多年,但余威尤烈,大秦帝国的统治稳如磐石。
三年前爆发的大泽乡起义,并没有演变成为席卷全国的大事件。
一开始,陈胜、吴广率领叛军攻克了两座县城,于是成功的引起了扶苏的注意,扶苏以监国太子的名义发了一道手令:无论是谁,只要杀了陈胜、吴广,赦无罪,赏万金,封关内侯。
消息传到叛军大营的第三天夜里,陈胜、吴广的亲兵一拥而上,割掉了两人的脑袋,一场原本轰轰烈烈星火燎原的大起义就这么灰飞烟灭了。
在茫茫人海中找寻一个人,即便是在装满监控的二十一世纪阳光时代,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在秦朝。
高子木侥幸捡回一条命,又身怀重宝,现在不是躲起来了,就是在躲起来的路上,所以叶风要找到他,需要线报。
好在叶风有一个很好的线人,刘邦,沛县泗水亭长。
这一年刘邦三十九岁。
这个刘邦会不会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叶风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在年代上完全对不上号,然而这个世界的人和时间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一定要用太史公的《史记》去对照,很多人早就作古,而另一些人根本还没有出生。
在扶苏眼中,这两人不过是跳梁小丑,弹指可灭,完全不会想到在另一个时空,正是这二人给大秦帝国掘了墓。
周围的人也称其为沛公,不过这个沛公并非义军首领的沛公,而是江湖上人送的绰号。刘邦仗义疏财,很有点及时雨宋江的意思。
叶风第一次看见刘邦的时候,他正在一家路边小酒肆里和一帮狐朋狗友高谈阔论。
刘邦喝了不少酒,兴致很高,一只脚踏在条凳上,高高卷起了裤腿给人看,于是他有幸见识了传说中的七十二黑子,真的是黑漆漆好大一片。
叶风沽了一坛子酒凑到跟前,当确定眼前这个吹牛逼的正是汉高祖刘邦时,他无法掩饰脸上的震惊,这恰好符合了一个最佳听众的表现,极大的满足了泗水亭长的虚荣心。仗义疏财的沛公其实很缺钱,喝酒豪爽又年少多金的叶风轻易地获得了刘邦的友谊。
至于刘邦以后还有没有机会成为汉高祖,叶风觉得基本没戏。倒不是因为刘邦那一脸衰样,汉高祖在发迹前一直都很衰,而是这个时空的嬴政并没有在巡游途中病倒,最后死在沙丘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