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天下第十二卷 第十章 西向
辽东郡是公孙世家的大本营,鲜卑人想要攻下辽东郡有点痴人说梦,但是鲜卑人对公孙瓒的痛恨可是非比寻常,可以想见,辽东遭受到的攻击将会有多么猛烈。
邹丹这时候才感觉到阎柔在临走的时候说的那句要自己好好考虑考虑到底是什么意思,那根本就不是劝说,而是从头到尾的威胁,那等于说若是不识抬举,鲁肃的攻城大军直接就会城。邹丹在遍体通寒下当然知道何去何从,马上去联络赵云。答应投降。
随后,鲁肃的军队开进了渔阳城,而邹丹的部队则奉命撤回到了涿郡。在哪里。他和其他公孙瓒的军队机体接受整编。这支军队地训练完全交给了领兵打仗的行家里手张郃来训练。全无后顾之忧的赵云开始驱逐鲜卑人的战斗,因为有阎柔这熟悉鲜卑生活习性的识途老马在,鲜卑人在渔阳根本立足不住,在赵云无休止的追击下,入侵渔阳的鲜卑人终于抵挡不信。开始北撤,一直退出长城,回到上谷。
而青州和正在代县驻军的刘和展开了谈判,.la[棉花糖]不过刘和却不甘心放弃自己在幽州的权势和地位,他知道自己一旦同意地话,那就等于变相同意太史慈是幽州之主的事实.
想归想.公孙瓒已经自刎事情给刘和军方的冲击还是很大的,至少有很多人对太史慈十分感激.
一直以来,在幽州就有这样的潜意识:谁为刘虞报仇,谁就是幽州之主.原本大家都以为这事情非刘和莫属,毕竟前一段一时间太史慈“失踪”,中原“大乱”,最有可能干预幽州事务的太史慈生死未卜。而一直在幽州的青州军鲁肃大军又一直按兵不动,更风传鲁肃对太史慈有异心,那么能除掉公孙瓒的只有刘和这众肓所归的人了。
太史慈离开幽州之日已经是秋风萧瑟之时。[.la超多好]
这个季节,太史慈的收获很多。
公孙瓒的军队大部分已经投降,右北平的苦战更完全阻止了鲜卑人在幽州的扩张。
现在鲜卑人在西面的军队完全集中到了无终和渔阳的北面。赵云在首站成功之后,并没有急于追击,而是派出阎柔到渔阳城中与公孙瓒的心腹大将邹丹谈判,希望他能归降太史慈.
赵云可不希望自己在前面对付鲜卑人的军队的时候还要提防着邹丹的军队.
谁知道情况急转直下,为刘虞报仇的人还是太史慈。
于是在刘各军中便有了一股暗流,他们想要投降太史慈,但是刘和毕竟是刘虞的儿子,所以他们希望刘和也能够投降太史慈,这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如此一来,与刘各谈判地事情变得进展缓慢,双方简直是在讨价还价。
青州方面如此忍让实在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毕竟现在青州军队在幽州从数量上看并不占优势,即便是想和刘各翻脸也要等着青州的后续部队来此才行。
代县是幽州低于鲜卑人入侵的长城西段的战略要塞,不容有失,现在拖着刘各,要他中立,至少可以阻挡鲜卑人从这里切入长城以南,故此青州方面才隐忍不发。太史慈却不心急,幽州攻略并非是一时能完成的。
不过至少从暂时来看,战斗已经由混战阶段变为拉锯攻防战,这时太史慈十分有利。唯一令太史慈无奈的事情是,刘虞和公孙瓒的先后死亡使得幽州人心惶惶,即便是自己在短时间内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幽州人,心思变化下,完全乱成一团,有起色是公孙瓒一死,还不大明白青州军厉害的草原民族,变得完全没有顾忌,先是鲜卑人,他们这一次进攻,范围实在是过于巨大,遍布了幽州的整个北部。虽然在西线作战的鲜卑人已经吃够了青州军的苦头,但是在右北平、辽西郡以东,昌黎郡、玄菟郡都已经落入鲜卑人之手。辽东郡和乐浪郡完全失去了音讯。
邹丹这时候才知道公孙瓒已经横剑自刎,心中的支柱轰然崩塌,在听闻公孙瓒的遗言之后,邹丹心中感慨,但是却对投降太史慈的事情犹豫不决.毕竟邹丹心愤太史慈逼死公孙瓒的事情,要他投降并非不可以,只是提出了种种条件。
这是借机要挟!阎柔对邹丹的态度十分不满,不过他不动声色地回到了赵云的大营,说是要邹丹再考虑考虑。
邹丹没想到青州会是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就在他惊疑不定的时候,鲁肃的军队来到了渔阳,鲁肃并没有攻击渔阳,只是故意从渔阳经过,直接奔赴无终。鲁肃到达无终之后三面围城,只用了三个时辰的时间便把无终城攻打下来。
无终的鲜卑人在鲁肃的狂猛攻击下损兵折将,丢下了五千多具尸体弃城而逃,却在北归的路上遭遇了奉有鲁肃军令、在此准备伏击的赵云,又是一阵在杀,鲜卑人彻底被击溃,四散逃跑。
无终一段,鲜卑人的伤亡高达一万人之多。对于他们来讲,实在是个巨大的损失。渔阳地邹丹在得知无终大捷之后,大惊失色,没想到鲁肃领导的这支一直在幽州青州军在攻城方面竟然如此强大。简直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听说易京就是在鲁肃的攻击下陷落的,那也不过是大半天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