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章 北方
在这期间,唯一令太史慈有点啼笑皆非的事情是又一个小孩子来找自己。这个小孩就是杨彪的儿子,杨修杨德祖,他是来向太史慈讨要房子的。理由是既然王允是叛逆,那么他的老子杨彪就是好人了,当然应该把杨彪放出来。不过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当然会妥善处理这件事情的,但是至少应该先把王允抄没的房子还给他们吧。
这个杨修还真有意思,居然有不错的谈判技巧,知道向做买卖一样各让一步,生怕直接为自己的父亲平反会激怒太史慈。所以先要房子,为家里人弄一个安身之地,又是在给太史慈提个醒,不要忘记他父亲的事情。太史慈早就知道这个杨修的聪明才智,若是说到随机应变,那是连曹操也真心叹服的,不过这人就是和孔融一样,喜欢多嘴多舌,和曹操捣乱,否则曹操也不会杀掉他。
现在还是个孩子的杨修就已经露出了这种苗头。虽然太史慈很喜欢杨修的才华,但是那种藏在谦卑的外表后面的咄咄逼人实在令人太不喜欢了,所以太史慈准备在杨修还未长成的时候好好教育他一番。便一口答应了杨修的要求。甚至便是他的父亲也可以马上放出来。不过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杨修必须到青州的五德院中学习。杨修没有想到事情会这般顺利,连忙点头答应。
太史慈却在暗笑,到了青州,有你小子苦头吃。
一个被改良地杨修应该很值得人们期待吧!
随后的一段时间,太史慈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忙碌阶段。
除了每天例行公事的参加早朝之外。便是加快实施自己在长安的战略。太史慈第一件事情就是巩固长安在北边的屏障,他向汉献帝请下一道圣旨,给吕布加官进爵。向吕布表示诚意。要吕布防守住北地。抵御羌胡,同事威胁安定等地李催郭汜地军队。
太史慈很快就得到了吕布的回应,孤军在外的吕布马上表示出了极大地诚意,愿意与太史慈合作。
而张绣和贾诩两人当然被太史慈派到汉中地区,继续和张鲁对峙,为了加强张绣大军地实力,太史慈把许褚、周仓、裴元绍三人都交给了张绣。现在刘备军已经退怯,汉中除了杨任这个张绣地手下败将之外根本没有大将。马腾虽然厉害,手下也只不过是马超和庞统而已。
现在张绣和贾诩调离长安陵王子服等人很不满意,但是太史慈的理由极为正当,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这段期间,各地的战报也流水般向太史慈这里涌来。
徐威出军佯攻秦川,令李催郭*手忙脚乱,派重兵防守,徐威见目的已经达到。便开始撤军,向太史慈请求下一步地行动。太史慈命令徐威回军到武功一带,协助田丰和郭举淮改编军队。
徐威也是青州元老,手下地一千人也是特种精英,有他地加入,田的训练当然会事半功倍。
随后,郭淮和跟随田丰开始了对长安地区军队的整编工作。只几日,田丰就对郭淮的能力表现出了极大的赞赏,甚至认为即便是没有自己,假以时日,这个郭淮也可以独当一面。
沮授和李严则悄然消失在长安,李严当然是回荆州,准备夺下南阳。而沮授则在卢氏城等候张燕大军的到来。
许子将住在太史慈在府中的消息也在这时在长安城内传荡开来,长安城内的所谓名士纷纷跑到太史慈的府中求见。许子将当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每一天与这些闲人高谈阔论,更在有意无意之中为太史慈造声势,弄得太史慈的名声一日千里,扶摇直上。
要知道,太史慈原来虽然有些声望,但是每个时代都会有排外主义存在,长安乃是朝廷的所在地,这些名士当然会看不起在地方崛起的像太史慈这样的“土包子”。可是经过许子将这么一宣扬,人人无不对太史慈刮目相看,故此每天都会有人来拜会太史慈,暗示自己对太史慈的心服。那场面热烈的差点令太史慈应接不暇。
原本这些人惧怕太史慈是因为太史慈大权在握,那是一种屈服,但是现在是一种心服,这里面的区别极大,那表明以后会给太史慈在暗中捣乱的人将会大大减少。王子服这一派人没有想到太史慈会来这一手,本来长安城的大部分军权已经在太史慈的手中了,现在人心又向太史慈那面偏移,可是却又无挽救的方法,唯有干瞪眼看着太史慈一天比一天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