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五章 初会
表面上看,太史慈是在纠正周奂的口误,其实却是在提醒周奂,更是在展现自己的身份和实力。
太史慈,青州战神、新“五德终始说”的开创者、天下最强力的诸侯,若是说到名望。可说是天下无出其右。于吉的确厉害,不过充其量是个宗教首领,又如何与太史慈相提并论呢?太史慈又为何一定要认识于吉呢?
于吉自然也听出了这层含义,脸上没有漏出丝毫的表情,反而眯起了眼睛,显示出了非常好地养气功夫,至于这老道心里想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太史慈却未把他放在心上,这个于吉在来之前,肯定已经从曹操那里了解到了很多自己的事情。多少大风大浪自己都经历过来了。周奂这种小人物又何足道哉?不理脸色气得铁青的周奂,太史慈向于吉微笑道:“早就听过于吉先生的大名,可恨一直无缘识荆,今日一见。足慰平生,可真算得上是三生有幸。”
于吉扫了站在太史慈旁边的管宁一眼,淡然道:“司空大人客气了,大人戒马倥偬,贫道却是方外之人,你我井水不犯河水,又何来欢喜之情?”
而这一点,汉献帝永远是没办法解决的。
难道他可以有太史慈的本事白手起家,完全排次世家大族吗?
所以这事情自只能瞒住汉献帝,否则只会迫使汉献帝完全投降王子服等人。其实这种苦衷曹操也有。
就比如何王子服等人合作这件事情吧,曹操是绝对不会向他们解释自己假失踪的事情的,否则定会令王子服等人对曹操产生浓重的提防之心,因为很明显曹操前一段时间是在用太史慈假失踪的事情在扩张自己地地盘。一直到现在,曹操还都是以忠厚之辈的面貌出现,不过早地成为众矢之的的道理曹操自然明白。
曹操没有变,但是历史变了,人们对曹操的评价也变了。
众人齐齐一怔,没有想到于吉会对太史慈这般冷淡,完全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太史慈心叫痛快。也对于吉的爽快为人表示赞赏,这种壁垒分明的态度总好过那些两面三刀又或者小肚鸡肠的小人。
同时心中警觉:这个于吉上来就给自己来了个下马威,显然是在展开打击自己声望地行动,自己现在和于吉正是初次交锋,自然是多加小心。
太史慈正在思索间,管宁却在一旁接口道:“既不能相忘于江湖,自然要相濡以沫,生死离别。欢喜悲伤,本就是人之常情,中要不是过于执着,以何必在意这一点呢?于吉先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管宁此番言语似乎是在和于吉谈玄道妙,但其实却是在说于吉就是一个假道学,和太史慈说的话无非是在矫揉造作。
于吉闻言眼眉一挑道:“道家专心于一,由一而先天,方能太上忘情,人生爱欲即使是稍纵即逝也是心动之涟漪,瞬间便已是永恒,司徒大人莫要曲解老庄本义。”
弄不好自己多年之后也会落上一个向曹操那样的骂名呢。太史慈正摇头叹息时,周奂却一眼看见了太史慈,于是便发出了夸张的语调,阴阳怪气道:“这不是司空大人和司徒大人吗?两位只怕还未见过于吉先生呢吧?”
太史慈和管宁心中冷笑:这个周奂喜怒形于色,实在不足为惧。
两人施施然走到众人的身边,众人自然为他们让开一条道路。太史慈掉头趾高气昂的周奂。微笑道:“大鸿胪说得对,不过却说地语焉不详,我当然没有缘分见过于吉先生,于吉先生也没有见过我,你说是吗?”
周奂为之语塞。
旁边众人一起心中叹气:周奂你实在是没有记性,居然好了伤疤忘了疼,敢跑来和太史慈斗嘴。这不,又吃了癯不是?管宁却大感快意,心道自己这位主上口才了得,更是苏秦张仪也不过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