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十一章 过年(上)
这份报纸在太史慈的指导下立刻显现出了成熟,语言的生动准确,内容的翔实都是吸引读者的地方。而且还根据不同的内容而分成不同的版面。
这份报纸当然反映的是太史慈一方的思想,故此权威性不容置疑。(.la无弹窗广告)这件事情如果放在以前,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现在则完全不同,随着在各地因为科举制度而导致的读书人越来越多的情况,现在能够看得懂报纸的人并不在少数。
而且,经过技术的改造,纸张的出产数量和原来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而活字印刷术的采用彻底解决了报纸大批量生产的问题。当然.在古代办报纸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交通的不便利,虽然在青州的主持之下.现在北方的已经非常便利,但是仍然有时间上的延误.故此,管宁采取的是对外半月刊的形式,当然在长安地区内部则完全是日报的形式了.
报纸,的确是个具有魔力的东西,因为他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百姓的愚昧无知,使的百姓不在斤斤计较于自己的生活,在满足了自己的温饱之后有了更多的娱乐生活,使得社会风为之一清.虽然在这时代办报纸远远达不到后世的那种影响力,但是它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总之,现在太史慈所控制的北方的是蒸蒸日上,用其他诸侯难以企及的速度飞速发展着。
不过最令太史慈满意的事情是自己和蔡文姬的感情日渐深厚,两人已经进入到了热恋时期,只一天不见面便觉得难受的地步。关系更是亲密到了除了男女最后一道屏障没有穿越之外,什么都做过的地步。
随着全国经济形式的改变,.la[棉花糖]
青州作为天底下最富裕的地方,故此在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其他地方的模仿。
青州人原本想象力极为丰富,只不过自古以来便没有脚踏实地的作风,但是在太史慈的影响下,青州人学会实事求是,更懂得了实践的重要性,务实而又有长远目光成为了青州人共有的办事作风。这一点对当今天下百姓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这其中,堪称典范的便是青州的五德院,这里没有夸夸其谈的学生,只有勇于实践的学者。在这里最流行的话语就是:“不要给我讲那麽多的废话,先把你说的话变成实际再来说服我吧。”
这里没有权威,但是又到处是权威,越是到高年级,越是分辨不出来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因为彼此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在这里,任何人都感觉到知识的浩如烟海,技术的精益求精。这里人才辈出,能够被大家公认的人才身份地位自然不同,尤其是那些学习科学技术的人才,再也不会受到歧视,相反还会随着种种发明而赢得社会广泛的尊重,更在青州制定的世界上最原始的专利法保护下得到丰厚的回报。
名望和地位的诱惑是任何一个在得到基本温饱之后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人所不能抵抗的。故此,青州所辐射给天下的学术已经不再是读四书五经那么简单,而是天下万事万物都被纳入了学问之中。正因为这个原因,社会上原本地身份地位的尊卑之论被彻底地打破了。
太史慈不想把事情弄麻烦,毕竟蔡邕这才老头还没有被彻底说服,若是在这期间蔡文姬的肚子大了,那才是件糟糕的事情。不过随着太史慈声望的与日俱增,蔡邑对于太史慈的大权独揽倒也渐渐不在看不惯,毕竟天下万民生活幸福,这是汉献帝怎么做也做不到的。
另外的喜事就是刘璇与孙悦也分别怀孕,令太史慈好好体验了一下当父亲的感觉,不像貂蝉怀孕的时候他不在身边,事后心中愧疚。
现在在太史慈所控制的很多地方。越来越多的百姓认识到分得出上下的只有职责不同,至于说到哪个阶层更高一些则完全说不出来。
在太史慈控制的地方,大家最承认的就是实力,只要你肯动脑又勤奋,大家都会尊重你,相反不办实事的官僚则被通过各地百姓地反应在官吏检查机关地审核下被一一拿下。
当官,不再是个清闲差事,虽然得到的俸禄比值原来要优厚得多.但是却不再是混日子的地方.
而这些青州种种的新气象则在青州的说书艺人的传播之下传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在生动形象的描述下,百姓的素质在不断地潜移默化地提高.
由于战乱的停止,青州是训练了许多时候的表演团体开始到各地演出,也起到了非比寻常的作用.管宁则按照太史慈的意图在长安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报纸:《长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