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之时,袁世凯已经被贬回家乡河南,在洹上村隐居。做为清廷的眼中钉,除了嫡系心腹秘密往来,一般人对他避之唯恐不及。詹天佑却派专人,带着感谢袁世凯的信和一套京张铁路的照片,送到袁家。袁世凯感慨万千,写下回信:“京张全路告蒇,皆赖执事总司建造,力果心精,故得克期竣事。……嘉贶全部摄影,八达岭工程既极艰巨,其余桥梁山洞靡不一律精坚。
1914年元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2月,又下令解散各省议会。
民国第一届国会,就此终结;制定中的宪法,彻底泡汤。1914年5月,袁世凯公布了为他量体定做的《中华民国约法》,闪烁着现代宪政精神光芒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废除。
袁记约法规定:民国为总统制;取消国务院和总理,在总统府设政事堂,由国务卿负责;大总统选举记名投票;侯选人是现任大总统和他推荐的另三人;总统任期十年,不限制连选连任。
袁世凯彻底掌握了民国,政事堂是他口袋里的工具,他可以当一辈子总统,要死时还可以推荐儿子当,儿子要死时再推荐孙子当……
在袁世凯的摧残下,民国已经有名无实。
1913年10月10日10时10分,在这个“十全十美”的时辰,袁世凯在保和殿就任正式大总统。为了报复国会,在就职仪式上,他把总统府和国务院的官员安排在殿中间,而把国会议员安排在偏远朝房,根本看不见他,也听不见他说话;而按照《约法》,总统是国会选举的,要对国会负责!
袁世凯的这些做为,表明再显赫的身份、地位,也遮掩不了他那颗终身无法改变的小人之心。
废除《约法》,解散国会!袁世凯“大刀阔斧”地干起来。
他提出,《约法》和国会是一切政治弊端的根源,让大总统不能行使职权,害万民于水深火热;他要求,把原属国会的外交权、人事权等等都交给总统,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解散国会从清洗国民党议员开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称国民党议员“为虎作伥,危害国家”;其北洋系人马立即闻风而动,上书强烈要求驱逐国民党议员。
袁世凯在民国这样一路走来,我们眼里的袁世凯的形象就是私欲膨胀,嗜权如命,心狠手辣,诡诈善变。然而,我们说他是枭雄而不是纯粹的奸雄,以一个“坏蛋”而把袁世凯脸谱化,那就是对历史的简单化。
袁世凯固然有满腹诡诈,但他同样有雄才大略。他是清末立宪的推动者,废除科举的主张者,鼓励实业的践行者,现代学校的兴办者;另外,他还是中国首支现代军队北洋军之父。
他善于翻云覆雨的政治争斗,又知人善任,广揽人才。他的北洋系,和国民党、共产党并列,是民国三大政治人才集团之一。
也许有人不知道,做为中国工程界骄傲的京张铁路,就是袁世凯肩负压力,毅然使用中国资金和中国工程师詹天佑筑成。
杰出的铁道专家詹天佑,毕业于耶鲁大学,是那个时代稀有的工程人才,可他归国后竟被派去福州船政局船政学堂学习驾驶,中法战争期间的马尾海战中还上阵作战!直到1888年,才专业对口,加入天津铁路总公司。遇到袁世凯后,才终于有机会大显身手。
国民党是国会中的最大党,国民党议员一被驱逐,国会人数剧减,只剩一个空架子。
名正言顺地把国会彻底解散掉,光他袁世凯签字还不行,还得总理副署。当时的总理是熊希龄,袁世凯是怎样让老熊就范的呢?
袁世凯通知熊希龄到他办公室议事,熊希龄到时,袁世凯又“恰好”有外宾要会见,叫熊希龄坐他办公室里等会儿。熊希龄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放着前司法总长许世英报告承德盗宝案的案卷,其中就有他熊希龄在任热河都统时,私自把一把乾隆的折扇送给北洋红人姜桂题的事!
袁世凯就是要熊希龄看到,一个把柄已捏在了他手上,如果不听话,你就算不要总理,还要不要名誉?
等袁世凯会见完外宾归来,坐立不安的熊希龄自然是袁世凯说啥他答应啥,只求袁世凯别提那个盗宝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