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二十一章洪承畴冒死进谏(二)
后宫,崇祯正气得跺足,口中不知嘟囔着什么。王承恩匆匆赶来:“皇上……”崇祯怒声打断,道:“你听见了吧,洪承畴打心眼里瞧不起朕!哼,竟然把朕多年来的剿贼方略,说得一钱不值,那可都是朕的心血呀!”“请皇上息怒。”崇祯切齿:“可恨之至,朕没法儿不怒!朕气得坐不住。”
王承恩提醒道:“皇上啊,您想想,洪承畴是所有大臣中最谨慎的人。有时候,他甚
至胆小如鼠。今儿,他为什么敢口出狂言呢?”崇祯略有所感:“为什么?”王承恩道:“老奴觉得,他以往的胆小是装的,今儿的犯颜直谏才是他的真面目。”崇祯沉呤……
“老奴可以肯定,他在开口之前,就做好了掉脑袋的准备,他以他的狂言来向皇上尽忠啊!”
洪承畴已看出崇祯在强忍怒火,他犹豫片刻,勇敢地继续说下去:“二误:中原五省闹贼,同时又是五省各自剿贼。因此,各省的督抚都想把贼撵到邻省去,以保本境太平。”此言一出,班内的督抚们个个怒目横眉,满面不屑之色。洪承畴全然不在意,他甚至把身体转向了督抚们,平静地继续说:“须知,把贼撵走容易,把贼杀灭万难。督抚们剿来剿去,等于撵来撵去。多年来,各省就是以‘撵贼’代替了‘剿贼’。主剿的督抚们不以为耻,反为此而得意,频频向皇上请功。臣以为,如此剿法,是为渊驱鱼,嫁剐与邻。如此剿法,贼势将越剿越大。”
这时,满朝文武轰然大哗。那些外地督抚更是一片声抗议:
――皇上,洪承畴胡言乱语,污辱各省督抚!
――皇上,洪承畴不明下情,妄加猜测,请皇上明察……
――皇上,洪承畴身为兵部侍郎,主剿不力,竟然将兵部的罪过转嫁给各省!
――皇上,臣请示严办洪承畴!……
崇祯沉声道:“洪承畴,你都听见了?”洪承畴垂首应道:“臣都听见了。”“那你还有什么话说?”洪承畴道:“有。剿贼方略的‘三误’,臣只说了两误,还有一误没说。”停顿了一会,见崇祯没有说话也没有不让他说话,洪承畴又接着说:“这第三误:臣以为,饥民是贼之源泉。人无饭吃,必然造反。因之,剿贼必须安民,安民必须免缴中原五省税赋,让饥民有饭吃。饥民其实都是胆小怕事的老实人,只要填饱肚子,就会与贼分离,自个把自个拴在黄土地上,种地打粮,不惹祸。贼呢,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流。然后,官军才可能将贼剿灭。总而言之,欲剿贼,先安民。没有安民之功,便没有剿贼之效!”
崇祯怔住,呆看洪承畴。龙座旁边的王承恩也怔住,呆看洪承畴。殿下的督抚们无言反驳,个个呆看洪承畴……一时间满朝寂静,静得可怕!只听洪承畴慢声道:“秉皇上,朝廷的剿贼三误,臣已经说完了,请皇上赐罪。”洪承畴屈膝跪下,却高傲地昂着头儿。
崇祯终于忍无可忍,一掌击在座上。继之,他大怒而起,抛下满朝大臣,甩袖而去,消失在屏风后面,竟然一句话也没有说。满朝文武都惊呆了,即不敢开口,更不敢退朝,站在那儿,个个不知怎么着才好。王承恩小快步至洪承畴身边,在他耳边激动低语:洪大人,您今儿赤胆忠心,老奴万份感激……洪承畴低声回答:“在下只求一吐为快,死而无憾。”王承恩低声道:“未必会死。”
王承恩说罢掉头而去,匆匆地追赶崇祯。他也消失在屏风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