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远见
儿子是块浑金璞玉,是个可造之才,可扬离这个老混蛋却只知道宠着儿子,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为人师,看他把儿子宠成了什么样!儿子回来了,却又成了心头重忧,都说自己的斧头削不了自己的把,可别人的斧头呢?
方中徇找不到这样的斧头,天幸,张素元来了。张素元外貌虽清秀儒雅,但其为人却豁达豪放,有燕赵古风。张素元不仅给儿子带来了友情的欢乐,更把潜移默化的影响施加到儿子身上。他不再逼儿子读书,可儿子主动拿起书本的时间却愈来愈长,看着儿子一天天的变化,方中徇心中的天平也一天天向张素元倾斜。
方中徇了解张素元的心思,所以他不做一点让张素元感到为难的事,一切都任其自然,但就在这自然里,他的目光却没有一刻离开过张素元的身影。张素元不知道,这一年里,他的一言一行都印在了方中徇的脑子里,方中徇冷峻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他,没有一刻放松。
方中徇观察的,不仅是张素元的能力,同样重要的,还有他对儿子的态度。方中徇没有失望,正如他对张素元仁至义尽一样,张素元的表现也是尽善尽美,无可挑剔。
方中徇越来越满意,压在张素元身上的赌注也随之逐渐加码,直至他让儿子随张素元同赴邵武。
“不为什么,你只要没事想想,你是喜欢绵羊一样的美人,还是喜欢老虎一样的美人就行了。”张素元笑着说道。
挠了挠脑袋,方公子未置可否。
“大哥,老头子说,晚上要你过去一趟,他要给我们饯行。”
“好,好,你跟伯父说,我一定准时到。”这是入京到现在,一年多以来,方中徇向他发出的第一份邀请。
刚入翰林院时,由于对方中徇素日为人的顾忌和不想介入党派之争,张素元不想与方中徇交往过于密切,但方中徇毕竟对他有知遇之恩,又加之有林雨这层关系,如果方中徇执意要他做出取舍,虽大违心意,但也别无选择。
正直,忠诚,重情尚义,方中徇不属于这样的世界,但儿子却是,这是天性,他毫无办法。儿子的天性注定儿子是弱者,所以他必须为儿子找到可以让儿子成为强者的天空,他找到的就是张素元。凭儿子满身的武功和对张素元的赤诚就足以让儿子挣得自己的一方天下,方中徇相信自己的眼光,至于其他的,就只能交托命运去裁定。
方中徇所看重的不仅是张素元本身的能力,还有他所处的,或者说即将要面临的时势。如果是在国本之争前,他是不会如此对待张素元的,至少不会让儿子随他去邵武。
方中徇曾下工夫研究过,历史上那些一个个曾盛极一时的帝国是如何覆亡的,最后他总结出一个帝国覆亡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天下百姓普遍的无法生存下去,只有挺而走险,成为暴民,走上灭亡帝国的路;二是帝国的统治机构瘫痪,不能按照原样统治下去时,就会爆发执政危机。
这两个因素互为因果,百姓无法生存,暴民自然增多,暴民增多到某种程度,统治机构自然就会瘫痪;同样,如果统治机构瘫痪,百姓自然越来越苦,百姓越苦,暴民自然就越多,而当这两个因素齐备时,帝国灭亡也就不可避免。
张素元一直为此而担着心,但他的担心显然多余,方中徇从未让他感到为难过,比如邀请他到家吃顿饭什么的,这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但方中徇也从没做过,张素元对此非常感激,这比对他的知遇之恩更让他感激。
督察院,宽大幽暗书房里,方中徇独自一人仰靠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这几天,为了让张素元可以外放为官和凤玉这死丫头的突如其来,使得他不仅牢心而且费神,现在总算都可以暂时放一放。
方中徇觉得有点乏累,本想在张素元来之前,在太师椅上歇一歇,养养神,没想到却睡着了,醒来时,夕阳清冷的余辉耀得方中徇刚刚睁开的眼睛又赶紧闭上。
“老了。”闭着眼睛,方中徇深深叹息着,这也是他决心让儿子随张素元外出历练的原因。
老了,他不能看护儿子一辈子,让他无灾无难,他不放心把儿子托付给任何人,方中徇明白,只有儿子自己强大起来,他才能放心地闭上眼睛。这也是他让年仅七岁的爱子拜在扬离门下的原因,至于凤玉,只是促使他下定决心的另一个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