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释怒 > 四十九章 后悔

四十九章 后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兵战凶危的道理,王晋之比谁都明白,只是远在京师之时,兵战凶不凶,危不危,打胜还是打败,这些和他都没什么关系,但现在不同了,这已是直接关系到他的老命保不保的大问题了,谁知道离人什么时候会兵临城下?为了老命着想,他也要把山海关的防卫做好。

要把防卫做好,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是绝对不行的,而满雄当然就是他的不二人选,何况若是将满雄收在麾下,还可以大大增加他同张素元这个兔崽子抗衡的本钱。

高行义担任的辽东经略,那是军、政、财权一把抓,好处大大的,但他这个辽东经略却是有名无实。

张素元默默无闻时尚不把高行义放在眼内,如今平地一声雷,一下就他妈抖了起来,成为帝国风云一时的克虏将星,自然就更不会把他放在眼内。

虽然九千岁英明神武,早就看到了这一点,让他主关内,张素元主关外,但如今的形势却必然是关外为主而关内为辅,那他还有什么油水可捞?

虽然没什么油水可捞,但担当的风险却未减分毫,这就是令王晋之最感窝火的地方,新仇添上旧恨,王晋之对张素元的憎恨自然也就刻骨铭心。

他王晋之因张素元如此倒霉,但张素元呢?他一个小小的兵备副使却陡然就成了一方封疆大吏,辽东巡抚!

青云关,经略府。

新任辽东经略王晋之端坐在帅案后,正眯缝着双眼听着满雄发牢骚。

满雄满脸倦容,双眼也布满血丝,似乎没有休息好,但几杯茶落肚后,声音却依然如洪钟般响亮,震地帅厅嗡嗡直响。

“王大人,朝廷怎能如此赏罚不公?赵明教原本就比我低一个品级,此番宁远大捷,我满雄的功劳更远在他赵明教之上,这是宁远所有将士都有目共睹的事。朝廷如此封赏,又怎会不寒了将士们的心?”满雄一面说着,一面脱下身上的盔甲,露出道道伤痕给王晋之看。

听着满雄的牢骚,王晋之面沉似水,表面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绝对是一副莫测高深的统帅模样,让人摸不到丝毫边际,此时的王晋之完全没有一丝一毫在九千岁秦桧贤面前那副卑躬屈膝,胁肩谄笑的样子。

如果张素元要是一直呆在地方上,现在能捞个道台当当就已经撑破天了。他当年从知县熬到巡抚用了多少年?整整三十七年,用了整整三十七年啊!如此一番对比,又如何能不让王晋之妒火中烧!

对于满雄所说的朝廷封赏不公,王晋之也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因为那道倒霉奏章,以后的好事已没有他参合的份儿。

王晋之觉得只有两种可能,朝廷才会如此封赏,一是张素元偏袒赵明教,二是赵明教花钱了,但不论有多少可能,现在对他而言都只有一种可能,只有张素元偏袒赵明教这一种可能。

对于满雄这等罔顾上下尊卑的粗鲁武人,王晋之自来讨厌之极,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他需要满雄。

满雄是辽东头一员猛将,在军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满雄的谋略肯定比不上张素元,但也是能够独挡一方,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

表面上,王晋之虽让满雄看不出他的丝毫心意,但实际上,经略大人的一颗通红通红的心却一会儿似在滚油中烹炸,一会儿又似在冰雪中瑟瑟。

自从这件事尘埃落定,王晋之可以说无时无刻不是在嫉妒、憎恨的煎熬下度过的。深入骨髓的嫉妒和憎恨的对象有很多人,一切比他好的人都是他嫉妒和憎恨的对象,但对所有人的嫉妒和憎恨加起来也比不上他对张素元之万一。

王晋之腹有诗书,胸藏锦绣,做任何事都是有充足理由的,他对张素元刻骨的嫉妒和憎恨当然也是如此。俗话说,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万事都总有个源头,如果张素元俯首听命,不装大人灯,也和其他人一样撤进山海关,他也就不会按九千岁的授意写那道倒霉奏章,自然也就不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宁远大捷,人人都他妈升官发财,乐得合不拢嘴,却只有他倒了他妈八辈子血霉,从有权、有钱、有面子,里面三光的兵部尚书一下子成了里外不是人的辽东经略!

这个辽东经略原本就不是什么好差事,这十几年来,出任辽东经略的没他妈一个有好下场,但这倒还是其次,最让王晋之窝火的是他这个辽东经略已完全不同于高行义的辽东经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